读宛陵先生历览昔贤皆泯泯寻思鲁叟自波波(其一)

几上凝尘封玉轸,南风不入琵琶引。

仲由言志夫子哂,当泯泯时须泯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寂而深沉的画面,"几上凝尘封玉轸"写琴瑟久未弹奏,积满了尘埃,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物是人非。"南风不入琵琶引"进一步渲染了寂寥氛围,仿佛连南风都不再能唤起昔日音乐的旋律。

诗人引用孔子对弟子仲由(子路)的评价,"仲由言志夫子哂",暗示了历史人物即使有壮志豪情,也难免被时间冲淡,成为过去。"当泯泯时须泯泯"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事如梦的深刻理解,认为在世间繁华落尽之时,一切都会归于平淡无痕。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物寓理,通过古乐器的闲置和历史人物的消逝,传达出对人生短暂和历史长河中的个体渺小的感慨,体现了明代文人陈献章的哲思。

收录诗词(2130)

陈献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宛陵先生历览昔贤皆泯泯寻思鲁叟自波波(其二)

著渔蓑了唱渔歌,受制江山老奈何。

溪上女儿閒抹鬓,东尘西市走波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读宛陵先生历览昔贤皆泯泯寻思鲁叟自波波(其三)

泯泯波波世与身,都官两语到头真。

后生更把遗诗笑,公亦人间半醉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读宛陵先生历览昔贤皆泯泯寻思鲁叟自波波(其四)

波波泯泯不同时,静久无忧动辄疑。

圣人坐北吾遭逸,天下苍生怨望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次韵罗明仲先生见寄(其一)

白头一枕小庐山,偶寄孤松十竹间。

朝市山林俱有事,今人忙处古人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