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岘峰(其二)

雨后看山对酒歌,飞红骇绿满岩阿。

万重山外碧方寸,五色雨中青最多。

亭下日生霞映草,松根苓长叶成窝。

江源分付西流去,莫作门前东逝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樵的《西岘峰(其二)》描绘了雨后山景的美丽与宁静。首句“雨后看山对酒歌”,诗人以饮酒赏景的方式,展现出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飞红骇绿满岩阿",通过"飞红"(落花)和"骇绿"(新绿)的对比,生动描绘了雨后山色的鲜活与生机。

接下来,“万重山外碧方寸,五色雨中青最多”两句,运用色彩的描绘,强调了山的深远和雨后青翠的层次感。"亭下日生霞映草",傍晚时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草地上,形成美丽的霞光,增添了诗意的氛围。

最后两句“松根苓长叶成窝,江源分付西流去”,诗人借松根茯苓的形象,寓言生命在自然中的生长循环,同时表达对江水东流的感慨,希望它能保持其本性,不要像门前流水般轻易改变方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山景的变幻,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展现了元代山水诗的独特韵味。

收录诗词(285)

陈樵(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承家学,继受经于程直方。学成不仕,隐居圁谷。性至孝。为文新逸超丽。有《鹿皮子集》

  • 字:君采
  • 号:鹿皮子
  • 籍贯:元东阳
  • 生卒年:1278—1365

相关古诗词

涵碧亭(其一)

涵碧池头夏气清,我从三昧起经行。

移樽近树传杯绿,向日看山入户青。

人似亭前花不语,诗如江上草无名。

山中水调知何限,不入熙宁水乐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涵碧亭(其二)

入谷沿流曳杖行,亭亡白谷半为陵。

蝉惊两腋风初定,树少多年秋不生。

水急溜穿南涧石,云深黍没夕阳僧。

龟兹板上元和脚,犹有刘郎旧姓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涵碧亭(其三)

池曲奔流下石渠,池头空翠湿烟芜。

夏禽反舌馀声尽,薜荔连墙寸影无。

僧爨屋头猿挂树,鸟衔窗外雨生鱼。

长安才子看图画,疑是仇池隐士居。

形式: 七言律诗

上虞魏氏湖上精舍图

湖上兰舟水上亭,有时水涨与阶平。

亭前古柳经春弱,门外孤洲昨夜生。

海气遥连育王塔,蜃楼半入会稽城。

山阴道士携琴至,写尽风声到水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