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陈樵的《西岘峰(其二)》描绘了雨后山景的美丽与宁静。首句“雨后看山对酒歌”,诗人以饮酒赏景的方式,展现出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飞红骇绿满岩阿",通过"飞红"(落花)和"骇绿"(新绿)的对比,生动描绘了雨后山色的鲜活与生机。
接下来,“万重山外碧方寸,五色雨中青最多”两句,运用色彩的描绘,强调了山的深远和雨后青翠的层次感。"亭下日生霞映草",傍晚时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草地上,形成美丽的霞光,增添了诗意的氛围。
最后两句“松根苓长叶成窝,江源分付西流去”,诗人借松根茯苓的形象,寓言生命在自然中的生长循环,同时表达对江水东流的感慨,希望它能保持其本性,不要像门前流水般轻易改变方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山景的变幻,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展现了元代山水诗的独特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