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元末明初时期的社会风貌与人物形象,以远客之口述帝都景象起笔,展现了一幅繁华与落寞并存的画面。
首句“远客相过说帝都”,点出远方来客对帝都的描述,引出下文对帝都景象的描绘。接着,“黄金如玉米如珠”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黄金比作玉米和珍珠,生动地展现了帝都的富庶与奢华。
“内园人歇催花鼓,市肆尘生卖酒垆”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帝都内园的宁静与市井的喧嚣。内园中人们休息,花鼓声稀,而市肆中尘土飞扬,酒垆前人声鼎沸,展现了帝都内外截然不同的景象。
“河北功臣称李郭,江南租税赖苏湖”两句,提到了历史上的两位重要人物——李郭(李牧、郭子仪)和苏湖(苏州、湖州),前者代表北方的功臣,后者代表南方的经济重镇。这两句既是对历史人物的赞誉,也反映了当时南北经济与政治的不同状况。
最后,“明朝漕运开洋去,几日风帆到直沽”两句,预示着明朝即将开启的漕运,以及从帝都到直沽的航程。这里不仅体现了交通的便利,也暗示了帝都作为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远客的视角,描绘了帝都的繁华与落寞,以及南北经济与政治的差异,展现了元末明初社会的复杂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