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孙应之推官赴郓州

重别心意衰,轻别心意壮。

行车将渐遥,依依独长望。

晚风生微寒,脱叶飞汶上。

何当发谈笑,把酒半郁盎。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翻译

深情的告别让人情绪低落,而轻松的告别则显得精神饱满。
随着行程逐渐远离,我独自依依不舍地遥望。
夜晚的微风吹来一丝凉意,落叶飘向汶水之上。
何时能再次欢笑畅谈,举杯共饮,心情欢畅。

注释

重别:深情的告别。
心意衰:情绪低落。
轻别:轻松的告别。
心意壮:精神饱满。
行车:行程。
渐遥:逐渐远离。
依依:依依不舍。
独长望:独自遥望。
晚风:夜晚的微风。
生微寒:带来一丝凉意。
脱叶:落叶。
飞汶上:飘向汶水。
何当:何时。
发谈笑:再次欢笑畅谈。
把酒:举杯。
半郁盎:半是欢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孙应之推官赴郓州》,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复杂的情感。首句“重别心意衰”描绘了送别时心情沉重,告别之意已不如初次般强烈,显示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离别的不舍。次句“轻别心意壮”则与前句形成对比,暗示轻率的分别或许能带来一些振奋,但这份振奋背后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担忧。

“行车将渐遥,依依独长望”写出了目送友人远行的情景,诗人独自站立,目光随着车辆渐行渐远,表现出深深的牵挂。接下来,“晚风生微寒,脱叶飞汶上”通过秋风落叶的景象,渲染出离别的凄凉氛围,也寓言了友人此去路途的艰辛。

最后两句“何当发谈笑,把酒半郁盎”表达了诗人期待与友人相聚时的欢乐场景,希望能借酒消愁,暂时忘却离别的苦涩。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送别诗常见的离愁别绪,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未来的祝福和对相聚的期盼。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孙学士知太平州

慈姥山上瘦龙孙,堪为笙箫奉玉樽。

使君来教后堂乐,江云江月能迎门。

门外青山谢家宅,当时池馆无复存。

乃知取欢须及早,富贵只是乘华轩。

我踰五十作委吏,尘土汨汨嗟驰奔。

有吹亦如卖饧者,安得凤凰下昆崙。

君今虽不苦称意,尚驱文弩彯朱幡。

严助昔除二千石,久劳侍从诚为烦。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送师直之会稽宰

天下风物佳,莫出吴与越。

新罢吴官来,又随越舸发。

连宰吴越间,皆迩蛟鼍窟。

伯氏复同郡,邑境接民垡。

宁将内隔外,正似肉附骨。

姚江遗鱼蟹,稽山奉笋蕨。

足得相交欢,高堂未华发。

送子意不尽,念逐有明月。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送师厚归南阳会天大风遂宿高阳山寺明日同至姜店

往日送子春风前,春风酣酣杏正妍。

今来送归秋风后,秋风摵摵沙满川。

马鬣斜倾毛瑟缩,驭吏噤唫足后先。

弊裘吹裂寒入骨,枯株磨戛火欲燃。

忽逢古寺出岩腹,与君下马相留连。

殿堂高下就山势,松柏森耸侵云巅。

长廊落叶卷若扫,丈室垂幔翻如褰。

像塑神母乳九子,抱携抚玩皆可怜。

却令远客自生念,欲见幼稚心烦煎。

拥炉对坐日昏黑,龛灯共借僧榻眠。

虽然覆衣冷如铁,不及在家贫无毡。

曲肱难寐要天晓,两股冻痹仍筋挛。

桹桹残夜木鱼响,起看昴毕倾西躔。

怒号斗息东方白,童仆整肃吾将还。

老僧扫壁持笔砚,请予强此题岁年。

出门并辔至山店,茅屋揭尽馀尺椽。

又据胡床一谈笑,君不解饮聊开筵。

程次都无五百里,箧中可乏一囊钱。

拂衣频起畏日昃,应恐慈母心悬悬。

顾我便当江海去,却思此地何由缘。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送朱司封知登州

驾言发夷门,东方守牟城。

城临沧海上,不厌风涛声。

海市有时望,闾屋空虚生。

车马或隐见,人物亦纵横。

变怪其若此,安知无蓬瀛。

昨日闻公说,今日闻公行。

行将劝农耕,用之卜阴晴。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