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清.湖口阻风雨,闻江声有作

散雨围舟,流云过树,客程犹滞江曲。

轻薄东风,折了数层帆幅。

记去时、霜柳深黄,恁此际,露条凄绿。

萦目,又天低送暝,乱峰眉蹙。

长憾哀丝豪竹,陶写到中年,春梦难续。

未是秋来,偏恁夜声重复。

乍疑作水浸红楼,奈不似、帘敲碧玉。

愁独,问荒洲燕子,那边投宿?

形式: 词牌: 月华清

鉴赏

这首《月华清》描绘了一幅风雨阻航、旅人滞留的江南水乡图景。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风雨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散雨围舟,流云过树”,开篇即以动态的画面展现风雨中的景象,雨点洒落在船上,云彩在树梢间飘过,生动地描绘了风雨交加的场景。“客程犹滞江曲”,点明了旅人的处境,虽身处江河弯曲之处,却因风雨而滞留,无法前行,表达了对旅途艰辛的感慨。

“轻薄东风,折了数层帆幅”,进一步描述了风力之大,以至于船帆都被吹破,形象地展现了风雨的猛烈。接下来,“记去时、霜柳深黄,恁此际,露条凄绿”两句,通过对比,回忆起出发时的景色与当前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

“萦目,又天低送暝,乱峰眉蹙”,描绘了暮色降临,天空低垂,群山仿佛皱起了眉头,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接着,“长憾哀丝豪竹,陶写到中年,春梦难续”一句,表达了词人内心的遗憾与孤独,即使在中年,也难以找到心灵的慰藉,春日的美梦已不再延续。

“未是秋来,偏恁夜声重复”,转折中透露出一丝无奈,虽然还未到秋天,但夜晚的风雨声却如此频繁,似乎在诉说着季节的更迭。最后,“乍疑作水浸红楼,奈不似、帘敲碧玉。愁独,问荒洲燕子,那边投宿?”以红楼与碧玉帘的对比,反衬出词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同时以燕子投宿的疑问,寄托了对远方的向往与期待。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词人在风雨阻航中的复杂心境,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67)

周祖同(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渡江云.回雁峰

翠螺江上影,悬崖古树,树树有西风。

一行征雁字,带著秋阴,嘹唳度孤峰。

登高写望,踏残云支稳孤筇。

空眼前、冷红飞舞,城郭晚烟中。

游踪,僧楼瀹茗,石磴题诗,便回头如梦。

还寄问、天涯消息,水远山重。

思量又近黄花节,怅年年、孤负金钟。

愁独立、催人几杵疏钟。

形式: 词牌: 渡江云

长亭怨慢.题周偶僧杨柳旗亭图

是谁画、天涯愁思?一片魂销,树犹如此。

恁地迷离,数重烟雨碧无际。

唤人离别,还衬个、旗亭子。暮色可怜生。

便欲问、干卿何事?

应记,记江南旧梦,正似者番天气。

年年二月,写无赖、六朝山水。

料燕莺、不解伤心,更谁识、吴娘情意。

莫怅惘青春,犹胜西风憔悴。

形式: 词牌: 长亭怨慢

卜算子.舟行

暮色挂征帆,帆外云罗剪。

芦荻萧萧乍感秋,便把西风恋。

旧约负闲鸥,作客天涯惯。

才是离家第一程,别意荒江满。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珍珠帘.帘波

水边竹外红楼浸,画帘栊,软绿波摇成晕。

一桁隐生潮,更溶溶春冷。

珠箔风平寒不卷,怕荡出、柔情难定。

人静,误燕子归时,蘸痕飞近。

犹记碧汉绳低,向银钩晚挂,秋纹凉沁。

宛地堕如烟,似水云天迥。

依约裙拖蝉毂绉,又漾到、袜罗仙影。

重认,隔丁字盈盈,眼儿流俊。

形式: 词牌: 真珠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