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七日东原席上喜赋示子彦弟

同年投老向柴荆,此日持杯百感生。

末路更谁怜季子,平居只是愧难兄。

青萝夜雨书连屋,紫稻秋风酒满罂。

早晚定移湖上宅,剩栽松竹报生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崧所作的《七月七日东原席上喜赋示子彦弟》,但题目和内容与您提供的另一首诗不同。这首诗没有直接给出,但从标题推测,它可能与七夕节有关,且表达了诗人与兄弟共聚的喜悦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同年投老向柴荆"暗示了诗人与兄弟同龄,年事已高;"末路更谁怜季子"感慨晚景凄凉,无人理解;"平居只是愧难兄"则流露出对兄长的敬仰和自愧不如;"青萝夜雨书连屋"描绘了读书生活的宁静;"紫稻秋风酒满罂"则体现了丰收的欢乐和饮酒的闲适。最后两句"早晚定移湖上宅,剩栽松竹报生成"表达了诗人希望早日过上隐居生活,以种植松竹来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恩之情。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情感丰富,寓含人生哲理的诗篇。

收录诗词(2515)

刘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楮源访罗云从同舍弟子彦各赋一首

楮源风景似桃源,水绕田园山绕门。

高树秋风松落子,碧苔春雨竹生孙。

清烟影覆垂萝屋,白酒香浮老瓦盆。

落日荒原归路晚,欲寻幽兴已忘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八月十五日夜宴南溪萧氏追忆旧游有怀自成唐兄时以事留滁阳未回

萧家塘上看明月,犹记风光十载前。

长笛夜从山上起,明河晓向座间悬。

重来踪迹伤槎梗,老去情怀怕酒船。

却忆故人京国去,凭高何处望婵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秋日过汶溪义塾承萧国录有诗谨用奉答

汶溪新制小茅堂,也种山楸间水杨。

舍近鸡豚还共食,春来鱼鸟自相忘。

松阴客去书连屋,花底莺啼酒满床。

却忆东华联辔出,午门霜月漏声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隐云诗

高人家住青山下,爱入浮云事隐居。

窈窕深迷三径曲,玲珑低护八窗虚。

似闻鸡犬鸣天上,遥见蓬壶入海隅。

相望博溪同万里,何由踪迹问樵苏。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