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蓬艾丛深特地藏,游蜂何处觅幽芳。
楚人大段无分别,不识离骚传里香。
这首诗描绘了翠兰亭中翠兰的独特魅力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诗人李俊民以“蓬艾丛深特地藏”开篇,巧妙地将翠兰置于蓬蒿杂草之中,强调其生长环境的普通与隐蔽,却依然能绽放出独特的美丽。接着,“游蜂何处觅幽芳”一句,通过蜜蜂的探寻行为,进一步衬托出翠兰花香的幽静与独特,引人遐想。
“楚人大段无分别,不识离骚传里香。”则借用了楚辞中的典故,暗喻人们往往对身边的美好事物视而不见,如同楚人不了解《离骚》中的芳香一般。这里不仅表达了对翠兰之美的赞叹,也蕴含着对世人未能发现生活中小小奇迹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翠兰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顽强、美丽独特的侧面,同时也寓含了对人类感知世界深度的反思。诗中运用了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生动形象,情感丰富,富有哲理意味。
不详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三两横斜鹤膝枝,一朝须有返魂时。
试看今后黄昏月,得似西湖七字诗。
放迹山阳志尚同,至今林下仰高风。
欲将人物图中看,恐遇生前李卫公。
古人观水必观澜,一滴涓流一滴寒。
放取黄陂千万顷,莫教龙口吐吞难。
羽觞到处不容停,争看中流落酒星。
彼此一时修禊事,未应人物愧兰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