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

绮陌夜来雨,春楼寒望迷。

远客迎燕戏,乱响隔莺啼。

有恨开兰室,无言对李蹊。

花欹浑拂槛,柳重欲垂堤。

灯檠昏鱼目,薰炉咽麝脐。

别轻天北鹤,梦怯汝南鸡。

入户侵罗幌,捎檐润绣题。

新丰树已失,长信草初齐。

乱蝶寒犹舞,惊乌暝不栖。

庾郎盘马地,却怕有春泥。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翻译

雨后夜晚的繁华街道,春楼上空寒意弥漫,让人迷失方向。
远方的客人与燕子嬉戏,各种声音嘈杂,隔着莺啼声传来。
心中有恨,独自打开兰花香室,默默面对李花小径。
花朵倾斜,几乎拂过栏杆,柳树沉重,仿佛要垂落河堤。
昏暗的灯罩下,鱼眼般的灯火摇曳,熏炉中麝香燃尽只剩低沉的香气。
不要轻视北方的孤鹤,夜晚的梦中,连南飞的鸡鸣都让人心惊。
风穿过罗帐,沾湿了屋檐下的绣字。
新丰的树木已经不在,长信宫的草木刚齐整。
寒冷的蝴蝶仍在飞舞,惊慌的乌鸦在黄昏也不愿栖息。
庾亮当年驰骋的地方,如今却怕踏上了满是春泥的道路。

注释

绮陌:繁华街道。
寒望:寒意弥漫的眺望。
远客:远方的客人。
燕戏:与燕子嬉戏。
兰室:兰花香室。
李蹊:李花小径。
灯檠:灯罩。
天北鹤:北方的孤鹤。
汝南鸡:南飞的鸡。
罗幌:罗帐。
绣题:绣字。
新丰树:新丰的树木。
长信草:长信宫的草木。
乱蝶:寒冷中的蝴蝶。
惊乌:惊慌的乌鸦。
庾郎:庾亮(古人名)。
春泥:春雨后的泥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夜的细雨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和自然景象。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精美,展示了作者对春天生机与湿润气氛的深刻感受。

开篇“绮陌夜来雨”即设定了整首诗的氛围,细雨在夜幕降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忧郁的情调。接着“春楼寒望迷”,则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室内与室外的不同情绪。远处的客人迎着燕子玩耍,而近处却是乱响和莺啼的声音相互交织,这种声音的描写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有恨开兰室,无言对李蹊”表达了一种无从诉说的哀愁,兰室与李蹊之间仿佛有一种隐秘的交流,而这种交流又被作者巧妙地留白,让读者自行联想。此后,“花欹浑拂槛,柳重欲垂堤”则是对春天景色的细致描绘,这些生长旺盛的植物形象与前文的雨水相呼应,加深了诗歌的意境。

“灯檠昏鱼目,薰炉咽麝脐”一句,通过对室内光线和香气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静谧而温馨的生活氛围。紧接着,“别轻天北鹤,梦怯汝南鸡”则是对离别与梦境的一种表达,展示了诗人的情感波动。

“入户侵罗幌,捎檐润绣题”一句,则是对室内空间的进一步描写,其中的细节丰富,显示出作者对生活的观察之细腻。随后,“新丰树已失,长信草初齐”则是一种时光流转与自然轮回的感慨。

“乱蝶寒犹舞,惊乌暝不栖”通过蝴蝶和乌鸦的动态描写,表现出春天即将来临的生机,同时也暗示了一种不安与变化。最后,“庾郎盘马地,却怕有春泥”则是对历史人物庾信的一种引用,加深了诗歌的情感复杂性。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出一幅生动的春夜雨景图,同时也折射出了诗人内心的独特情愫。

收录诗词(158)

唐彦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 号:鹿门先生
  • 籍贯: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
  • 生卒年:?~893

相关古诗词

紫薇花

素秋寒露重,芳事固应稀。

小槛临清沼,高丛见紫薇。温?终有思,暗淡岂无辉。

见欲迷交甫,谁能状宓妃。

妆新犹倚镜,步缓不胜衣。

恍似新相得,伥如久未归。

又疑神女过,犹佩七香帏。

还似星娥织,初临五綵机。

庆云今已集,威凤莫惊飞。

绮笔题难尽,烦君白玉徽。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七夕

露白风清夜向晨,小星垂佩月埋轮。

绛河浪浅休相隔,沧海波深尚作尘。

天外凤皇何寂寞,世间乌鹊漫辛勤。

倚阑殿北斜楼上,多少通宵不寐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文惠宫人

认得前家令,宫人泪满裾。

不知梁佐命,全是沈尚书。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鱼]韵

片石

小斋庐阜石,寄自沃洲僧。

山客劳携笈,幽人自得朋。

瘦云低作段,野浪冻成冰。

便可同清话,何须有物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