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书屋卷

竹叶萧萧溪水曲,鹧鸪啼断湘烟绿。

数椽书屋小于船,门掩清阴隔尘俗。

美人轩车期不来,雅怀杯酒向谁开。

琅玕无实凤鸟去,碧云日暮空徘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童轩的《竹溪书屋卷》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寥的山居图景。首句“竹叶萧萧溪水曲”,以竹叶的沙沙声和蜿蜒曲折的溪流,营造出一种幽深宁静的氛围。接着,“鹧鸪啼断湘烟绿”引入了哀婉的鹧鸪啼鸣,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情感色彩,湘烟翠绿,更显环境的清新。

“数椽书屋小于船”,通过对比,写出书屋虽小却承载着读书人的志向,暗示了主人的淡泊名利。接下来,“门掩清阴隔尘俗”,进一步强调书屋的隐逸之境,清幽的竹阴隔绝了世俗的纷扰。

然而,诗人的情绪转向落寞,“美人轩车期不来”,表达了对知音的期盼落空的惆怅。最后两句“琅玕无实凤鸟去,碧云日暮空徘徊”,以凤凰的离去象征美好理想的破灭,诗人独自在傍晚的碧云下徘徊,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孤独。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借书屋主人的孤独心境,抒发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落差的感慨,展现了文人士大夫的闲适与无奈。

收录诗词(561)

童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沙木和驿壁间二仙传道图儗定襄郭公作

蓬莱之山渺何许,中有仙人聚如蚁。

云深路远不可致,遂令方士神其理。

神其理,玄且幽,刀圭一粒人争求。

宁知天地尚有尽,茫茫万物皆浮沤。

人生匪金石,焉能形独留。

区区学仙子,笑杀东家丘。

瑶池桃实竟何物,可怜王母萧飒蛾眉秋。

空闻驭黄鹤,不见来青牛。

丹砂卒难转,白雪忽满头。

君不见少翁栾大骨已朽,茂陵松柏悲风吼。

形式: 古风

题菊庵先生挽诗卷

菊庵先生天下士,才器卓确俦能同。

读书一目五行下,六经星斗罗心胸。

当年束发试乡举,已与老辈争豪雄。

文章湓溢万斛涌,不啻天马行秋空。

词场七试竟不偶,铁砚欲弊仍磨砻。

登高解作子虚赋,金玉掷地声玲珑。

兴来临池恣挥洒,彷佛羲献渠亲逢。

园林颇似通德里,气岸不减眉山公。

胡为一夕遽梦牒,玉楼仙去何匆匆。

遂令里闬失模范,贸焉摘埴行途穷。

年深草色上翁仲,马鬣一片青山封。

于今有子更奇拔,明时科第高登庸。

清词醉草得遗训,耻学篆刻工雕虫。

东台列职近五载,谏疏屡上输精忠。

天章褒异重厥自,恩被两世颁双龙。

先生于兹固不朽,光烛泉壤回春风。

嗟予后学生已晚,不获铅椠相追从。

怀贤窃欲颂潜德,安得巨笔如长虹。

形式: 古风

谢龙太守惠墨

徂徕斲碎青松骨,竹屋篝烟香馥馥。

道人晓起探床头,扫得玄霜二三斛。

空山铁杵声相鸣,日暖风和捣应熟。

忽侃满桉走蛟龙,疑有虹光射人目。

文章太守才且贤,赠我谊重黄金钱。

开缄捧椟发长叹,莹然至宝真堪怜。

我惭无才将奈此,镇日临池弄池水。

楯端草檄属何人,醉后濡头竟谁氏。

有时窗下试一磨,淋漓云雾生江波。

兴来枝戟老鸦手,涂抹稍类隶与科。

恨无山阴九万纸,练裙多年不堪洗。

呼僮扫壁且题诗,苔色满墙秋正雨。

形式: 古风

过歌风台

望夷宫中箭如雨,芒砀山前五云起。

沛公提剑走咸阳,百二河山属真主。

乌骓已逝走狗烹,威加四海来故乡。

台前父老奉觞寿,酒酣激烈歌声长。

高皇龙去台应朽,猛士何人四方守。

落日悲风动地来,萧萧但见台前柳。

岂不闻姑苏草长游糜鹿,铜爵年深野狐哭。

唯有陶唐三尺阶,千载人思太平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