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杭州灵隐寺

峰峦开一掌,朱槛几环延。

佛地花分界,僧房竹引泉。

五更楼下月,十里郭中烟。

后塔耸亭后,前山横阁前。

溪沙涵水静,涧石点苔鲜。

好是呼猿久,西岩深响连。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翻译

山峰裂开如手掌,朱红栏杆环绕蜿蜒。
寺庙周围花儿分界,僧舍附近竹林引来清泉。
五更时分楼下的月光,十里城郭中的炊烟袅袅。
后塔矗立在亭子之后,前方山峦横亘阁楼之前。
溪水中的沙粒映照得水面宁静,山涧石头上青苔点缀鲜明。
最妙的是长久呼唤山猿,西岩深处回声连绵不断。

注释

峰峦:山峰。
朱槛:朱红色栏杆。
佛地:寺庙区域。
僧房:僧人住所。
五更:天刚亮。
郭中:城郭之中。
后塔:后面的塔。
横阁:横跨的阁楼。
溪沙:溪边的沙子。
涧石:山涧中的石头。
好是:真是。
深响:深远的回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寺庙图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佛教文化的深刻感悟。

"峰峦开一掌,朱槛几环延":这里形象地描述了山峰之间如同大手般打开,而红色的围墙蜿蜒曲折,形成了一种层次分明的空间结构。这种描写体现了诗人对寺庙周遭自然景观和建筑布局的细腻把握。

"佛地花分界,僧房竹引泉":佛地上盛开着花朵,它们似乎在划分着不同的区域;而僧房前则有竹子轻柔地引导着泉水。这些意象传达了寺庙中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氛围。

"五更楼下月,十里郭中烟":夜深人静时分,楼下明亮的月光洒在清冷的地面;而远处的城郭之内,则弥漫着一片迷蒙的烟雾。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又略带神秘的夜晚景象。

"后塔耸亭后,前山横阁前":寺庙中的塔耸立在亭院之后,而前方则是连绵起伏的山脉和横跨其上的阁楼。这两句强调了寺庙与周围自然景观的紧密联系。

"溪沙涵水静,涧石点苔鲜":山间小溪中的细沙包容着清澈的流水,形成一种宁静的氛围;而山涧中的巨石上,则点缀着新鲜的苔藓。这些形象展现了寺庙周遭自然景观的生机与和谐。

"好是呼猿久,西岩深响连":长时间的猿鸣声回荡在西边的岩石之间,形成了一种持续不断的声音效果。这两句通过对声音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立体感和动态美。

整首诗通过对灵隐寺周遭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既幽静又生机勃勃的佛教圣地。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意象与建筑布局相结合的手法,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境界,为读者营造出一种心灵的净化空间。

收录诗词(501)

张祜(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 字:承吉
  • 籍贯: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
  • 生卒年:hù)(约785年—849年?

相关古诗词

七里濑渔家

七里垂钓叟,还傍钓台居。

莫恨无名姓,严陵不卖鱼。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鱼]韵

中秋月

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

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

绝域行应久,高城下更迟。

人间系情事,何处不相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五弦

小小月轮中,斜抽半袖红。

玉瓶秋滴水,珠箔夜悬风。

徵调侵弦乙,商声过指拢。

只愁才曲罢,云雨去巴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忆游天台寄道流

忆昨天台到赤城,几朝仙籁耳中生。

云龙出水风声过,海鹤鸣皋日色清。

石笋半山移步险,桂花当洞拂衣轻。

今来尽是人间梦,刘阮茫茫何处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