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手巾》由清代诗人曾习经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手巾的特性与情感寄托。
首联“缝雾裁云总不如,领襟常是镇相于”,以“雾”和“云”比喻手巾的轻柔与细腻,而“缝”和“裁”则展现了手巾的制作工艺。这里将手巾与自然界的雾与云进行对比,突出了其材质的柔软与优雅,同时也暗示了手巾在日常生活中给予的温暖与陪伴。
颔联“钿车元夜相逢处,汤饼何郎试色初”,通过“钿车”(装饰精美的车辆)和“元夜”(元宵节之夜)的场景,以及“汤饼”(一种面食)和“何郎”(古代美男子何逊)的典故,巧妙地将手巾与美好、浪漫的相遇联系起来。这里不仅描绘了手巾在特定场合下的使用情景,也赋予了它情感的色彩,仿佛手巾是连接美好记忆的纽带。
颈联“隔岁遗香铅粉在,东风弹泪镜奁虚”,通过“隔岁”(去年)和“铅粉”(化妆品),以及“东风”(春风)和“镜奁”(梳妆盒)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手巾的情感内涵。这里不仅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留存,还通过“弹泪”这一动作,暗示了手巾在人们情感中的慰藉作用,如同春风拂面,带走了忧伤,留下了温暖。
尾联“鲛宫不管閒儿女,乞与先生读道书”,以“鲛宫”(传说中鲛人居住的地方)和“閒儿女”(闲暇时光中的儿女情长)为背景,表达了对手巾超越日常实用价值,成为情感寄托和心灵慰藉的深刻理解。最后,“乞与先生读道书”一句,既是对手巾蕴含的智慧和哲理的赞美,也是对诗人自身追求精神境界的表达,寓意着手巾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精神世界的桥梁。
综上所述,《手巾》一诗通过对手巾的细致描绘和情感寄托,展现了其在日常生活与情感世界中的独特价值,以及诗人对于生活细节的敏锐洞察和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