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曲

征夫万里长为戍,月明今夜知何处。

城头哑哑闻乌啼,秋风淅沥愁难寐。

起坐閒庭夜?衣,?衣对影空垂泪。

妾今夜夜愁君寒,君心那得长相弃。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思妇对远征丈夫的深切思念与担忧。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背景下家庭情感的复杂与深沉。

首句“征夫万里长为戍”,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一位远离家乡、长期戍守边疆的战士的妻子。这一句不仅交代了故事背景,也暗示了两人分离的遥远距离和时间的漫长。

接着,“月明今夜知何处”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寂静而孤独的夜晚,月光皎洁,却不知照耀在丈夫的哪片土地上。这种对未知的担忧和思念,让读者感同身受,体会到思妇内心的煎熬与不安。

“城头哑哑闻乌啼,秋风淅沥愁难寐。”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凄凉氛围。乌鸦的哀鸣与秋风的低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悲凉的画面,加剧了思妇的愁绪,难以入眠。

“起坐闲庭夜,衣对影空垂泪。”主人公起身,在庭院中徘徊,面对自己的身影,不禁泪流满面。这一场景生动地展现了思妇内心的痛苦与无助,她无法与丈夫分享这份情感,只能独自承受。

最后,“妾今夜夜愁君寒,君心那得长相弃。”这两句表达了思妇对丈夫的深深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她担心丈夫在外受寒,同时也担心自己是否能得到丈夫长久的关爱与陪伴。这种担忧和期待交织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情与哀愁。

综上所述,这首诗以思妇的视角,深刻地描绘了战争背景下家庭成员间的情感纠葛与内心世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人性中的温情与坚韧。

收录诗词(28)

冯行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杨柳词

风流白面郎,何处紫丝缰。

那似青鸂鶒,双飞杨柳塘。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苏台竹枝词

鱼尾晴霞片片明,鸭头新水半塘生。

平川荡桨一十里,深巷卖花三五声。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庚]韵

采莲曲

风微波不起,日暮未回船。

贪看鸳鸯鸟,时时误采莲。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折杨柳

袅袅河堤柳,年年送别离。

攀条不忍折,拭泪强相持。

弱态君应惜,柔情妾自知。

春来愁几许,试看向南枝。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