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云外泉声度碧林,浏萦累带作清深。
吾缨已分令尘染,欲借寒光去洗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廌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切感受和内心世界的清洁渴望。"云外泉声度碧林"一句,描绘出泉水从云雾缥缈中流过,穿越着翠绿的森林,声音清脆而又柔和,营造了一种超然脱俗的氛围。
接下来的"浏萦累带作清深"则是对前句意境的扩展和加深,泉水如同丝带一般,层层叠叠,汇聚成一片清澈见底的深邃。这里的"清深"不仅形容了泉水,也象征着诗人心灵的深远与纯净。
然而,在这宁静美好的自然界中,诗人却感慨万千,表达出对自己内心污垢的自知之明和改过自新的决心。"吾缨已分令尘染"一句,"缨"指的是古代官帽上的系带,这里比喻为诗人的品行或精神状态,而"已分"则暗示了这种状态已经出现了裂痕,"令尘染"则是说被世俗的尘埃所污染。
最后的"欲借寒光去洗心"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冷清的月光来净化自己的内心。这里的"寒光"通常指的是明亮而又带有凉意的月光,象征着纯洁和冷静。诗人希望借助这种自然之光,洗涤掉心中的污秽,恢复到一种原始的清澈。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自然景色与内心世界的对照,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和自我净化的渴望。
不详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千仞云崖耸石门,古传此地圣凡分。
我曹自愧群峰诮,未必山灵解勒文。
浓绿阴中黄栗留,醉乡迟日厌鸣鸠。
青春去后百花歇,赖有枝头安石榴。
桐已参天柏已苍,昔年曾见似人长。
树犹如此人休怪,宾主相逢鬓各霜。
何处移来薝卜花,琢成玉叶静无瑕。
天香不合人间有,只是祇园居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