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苏小

地人仙人家洛浦,闻道新年年十五。

巧转明眸双剑连,开妆一面千花吐。

流苏帐,云母屏,碧罗作卷花亭亭。

昆崙阿母暗钩引,东海麻姑投姓名。

梭能织诗筝解语,鸳鸯难称烟波侣。

偶逢曼倩巧言词,不觉投花忽相许。

自言夫婿心不骨,黄金买笑轻侯王。

掌中看舞腰欲断,暗里听歌愁满堂。

莫学为云去无迹,巫山高高接天碧。

形式: 古风

翻译

住在仙境的洛浦之地,听说新年那天她才十五岁。
她巧妙转动眼眸,双剑般明亮,一展容颜如千花绽放。
她的床帐挂有流苏,屏风是云母做的,碧罗帷帐下花亭亭立。
昆仑仙子阿母暗中引诱,东海仙女麻姑也留下了姓名。
她的织布机编织出诗意,筝声能诉说心事,鸳鸯也不及她风姿绰约。
偶然遇见曼倩,巧舌如簧,我竟不觉间对她芳心许诺。
她说自己的夫婿视金钱如命,连王侯的权势都不放在眼里。
看着她在掌中起舞,腰肢曼妙,私下里听她的歌声,满堂愁绪。
不要学那无影无踪的云,巫山高耸直入青天。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仙家宴会的盛况,诗人以精湛的笔触勾勒出一个个生动的画面。首句“地人仙人家洛浦”即设定了仙境般的背景,而“闻道新年年十五”则透露出时间是在春节前后,这是一个充满喜悦和期待的时刻。

接着,“巧转明眸双剑连,开妆一面千花吐”中的“巧转明眸”形容女子眼神之灵动,而“双剑连”可能是指眼眉如剑,英气逼人。"开妆一面千花吐"则是说她容颜如同盛开的花朵,每一次展现都像是一场自然界的奇观。

诗中还描写了仙家装饰:“流苏帐,云母屏,碧罗作卷花亭亭。”这里展示的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环境,既华美又不失灵动。

“昆崙阿母暗钩引,东海麻姑投姓名”中,“昆崙阿母”和“东海麻姑”可能是仙界中的人物,他们在进行某种神秘的交流,这里表现了诗人对于神话故事的熟稔和运用。

“梭能织诗筝解语,鸳鸯难称烟波侣。”此句则描绘了一位女子不仅能够织造美丽的布匹,还能以梭子编织出诗歌,而鸳鸯(一种水鸟)在烟波中也无法与之相比,这是对女性才艺的高度赞誉。

“偶逢曼倩巧言词,不觉投花忽相许。”这里的“曼倩”可能是一位仙女或美人,她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使人不知不觉中就被她的魅力所吸引,进而产生了某种情感上的默契。

紧接着,“自言夫婿心不骨,黄金买笑轻侯王。”这句话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爱恋观念,即便是对等的地位和黄金也无法衡量他们之间的情谊。

最后两句“掌中看舞腰欲断,暗里听歌愁满堂。”描述的是仙境宴会上的舞蹈和音乐,美得令人心旌摇荡,但同时又带来了一丝难以言说的忧伤,这种矛盾的情感在诗的最后被深化。

整首诗通过对仙界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自由自在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哀愁和对世俗情感的理解。

收录诗词(125)

李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自号清溪子。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诗》一卷。存词六首

  • 字:不详
  • 籍贯:洛(今河南洛阳)
  • 生卒年:约806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春社从李昉乞酒

社公今日没心情,为乞治聋酒一瓶。

恼乱玉堂将欲遍,依稀巡到第三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题僧院

走却坐禅客,移将不动尊。

世间颠倒事,八万四千门。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

溪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

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

一言寤主宁复听,三谏不从归去来。

落日长安道,秋槐满地花。

形式:

荅弟妇歇后语

惭无窦建,愧作梁山。

形式: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