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白云晚向山中出,白雾朝从水上生。
三百里滩轰笛过,鬼神惊倒怒龙声。
诗人汪莘在这首《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其六)》中,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开篇两句“白云晚向山中出,白雾朝从水上生”,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白云与白雾并置,通过它们的不同生成场所——山中和水上,展现了自然界的神奇与生命力。白云在晚间缓缓从深邃的山谷中升起,与之相应,白雾则在清晨时分,从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腾空,这种对立统一的艺术处理,不仅增添了诗歌的层次感,更凸显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
接下来的“三百里滩轰笛过,鬼神惊倒怒龙声”则是一幅雄浑壮阔的画面。诗人以三百里的长滩作为背景,在这里,滩的宽广与波涛的汹涌交织出一片喧嚣。"轰笛过"四字,则如同插入了一曲雄壮的乐章,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那激昂的笛声穿越长空,撕裂云霄。而“鬼神惊倒怒龙声”则是对这场景最为生动的描绘。诗人用“鬼神惊倒”的夸张手法,表现了自然之力的震慑,以及面对壮观景象时人们内心的敬畏之情。而"怒龙声"更是将这一切推向了高潮,让人感觉到仿佛在这个瞬间,大自然正以一种神秘而强大的姿态,展现它的愤怒与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精妙描绘,以及对声音效果的巧妙运用,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传达了一种超越于世俗之上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不详
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巍然钓石压江滨,烟水茫茫断四邻。
天帝座边元是客,刘郎何得欲相臣。
莘野磻溪亦偶然,每逢耕钓忆前贤。
春风秋月闲来往,只付时人一醉眠。
一簇沙鸥占碧波,手摇双桨叫吴歌。
大罗只许诗人赋,不许诗人上大罗。
横石滩头古钓矶,绿波击破雪花飞。
老翁识得鱼争处,手把纶竿满意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