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抹利花与庆长

江梅去去木犀晚,萱草石榴刺人眼。

抹利独立幽更佳,龙涎避香雪避花。

朝来无热夜凉甚,急遣山童问花信。

一枝带雨折来归,走送诗人觅好诗。

形式: 古风

翻译

江梅凋零木犀已晚,萱草和石榴刺目惹人愁。
抹利独自站立更显幽静,避开龙涎香和雪中花。
早晨没有炎热夜晚却很清凉,急忙派山童询问花期消息。
带着雨露的一枝花折回家,快步送给诗人寻找佳作灵感。

注释

江梅:江边的梅花。
木犀:木犀花,即桂花。
萱草: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象征母亲。
石榴:夏季开花结果的植物。
抹利:可能指某种植物或景物。
幽:幽静。
龙涎:海洋动物的分泌物,有香气。
山童:乡村里的小孩。
花信:花期信息。
诗人:文学创作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山间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江梅去去木犀晚,萱草石榴刺人眼。" 这两句以生动的画面勾勒出春天的景色,其中“江梅”、“木犀”指的是树上未发的花苞,而“萱草”、“石榴”则形容地上的野草和开裂的石榴,通过对比鲜明地展示了自然界中生长与刺激感官的双重面貌。

"抹利独立幽更佳,龙涎避香雪避花。" 这两句诗中,“抹利”指的是友人的别称或笔名,而“独立”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独享山静的情怀。“龙涎避香雪避花”则是对春日景色的一种描绘,龙涎(即龙泉)之水清澈如雪,既能避免花香扰人,也隐喻着诗人对高洁境界的追求。

"朝来无热夜凉甚,急遣山童问花信。" 这两句描写了春日温差的变化,以及诗人对于友人处境的关心。“无热”和“凉甚”形容了早晚的温度反差,而“急遣山童问花信”则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通过派遣山童去询问友人的近况。

"一枝带雨折来归,走送诗人觅好诗。" 最后两句中,“一枝带雨折来归”描绘了诗人在春雨中的情景,而“走送诗人觅好诗”则表达了诗人的文学追求和对友人的鼓励。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形象,传递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送林谦之司业出为桂路提刑

雨眠起宵坐,搔首偶不欣。

孤念元无感,怀我同社人。

昨日林先生,抱经出成均。

初闻为渠喜,忽悟谁我亲。

缅然记宿昔,夜款水际门。

微月耿秋寂,幽蛩慨凉新。

论诗煮豆粥,粥熟天已晨。

先生补天手,万象焉能春。

若非千载仰,却要今世珍。

圣门旧传业,不在先生身。

雪前何有松,燬中谅非珉。

论思尺有咫,决去曾逡巡。

谁言我无耳,老矣未有闻。

先生又舍我,离别尚足云。

桂山玉笋立,桂水罗带纹。

得句能寄似,不须持岭云。

形式: 古风

送罗必高赴省

印山先生罗天文,一卷周雅遗子孙。

一门三世六七人,月中桂枝斫到根。

近来书种将绝却,两度秋天虚一鹗。

今年有孙康鼎来,问天还我北斗魁。

印山草木也驩喜,印山风云有生气。

君不见普州衣钵付仇香,仇香衣钵付此郎。

年未三十笔力强,百斛龙鼎一笔扛。

殿前春风更努力,莫放别人居第一。

形式: 古风

送罗正夫主簿之官馀干

君家人物已数世,后有秘丞前给事。

近来复见乡先生,武冈使君五经笥。

君才自是一世英,珠玉照乘仍连城。

妙年已号万人敌,强仕初登千佛名。

番君小屈习凿齿,且与刺头簿书底。

即看给札试兰台,飞上木天校文字。

形式: 古风

送罗仲仁试艺南宫

绍兴廉吏谁第一,君家郎罢真无匹。

腰缠墨绶不请钱,妻啼儿号穷刮骨。

清无人知有天知,四囝三个攀桂枝。

不应一个独见遗,今秋君与一鹗飞。

君不见吾州状元晚得意,董公五十有三岁。

君今加渠更三年,春风射策君勉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