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方石惠石棋子

天台山高东走海,结为方岩石磊磊。

仙人巨斧劈石碎,斲出象棋三十二。

犹恐世人不识云篆书,刻作西京后来字。

朱填墨写部类分,坐开两垒成三军。

裹藏尚带烟云气,变化或惊蛇鸟群。

仙人白头朝帝阍,持以赠我同瑶琨。

空堂无人石枰响,病骨先秋觉萧爽。

杜陵画纸那可著,火馀冷玉差能彷。

君不见越山老樵枯木柯,看时浑少别时多。

世间成败等局戏,何必燕然刻石高嵯峨。

不如坐共一枰晚,仙人不留将奈何。

吁嗟乎,仙人不留将奈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名为《谢方石惠石棋子》。诗中描绘了天台山的壮丽景色以及仙人使用巨斧劈石,刻出象棋盘的情景,充满了神话色彩和浪漫主义情怀。

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天台山的高耸入云,仙人使用巨斧劈石,刻出象棋盘的壮观景象,以及仙人精心雕刻的棋子,不仅有云篆书的字样,还有西京后来的字体,棋子上还带有烟云之气,变化莫测,仿佛能惊动蛇鸟。仙人赠予诗人,使得空堂之中,石枰之声清脆悦耳,让诗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清凉与爽快。

后半部分则表达了对棋艺的感慨,认为世间之事如同棋局,成败得失皆如浮云,不必过分追求功名利禄,而应享受当下,与仙人共同品味一局棋的乐趣。最后,诗人发出“仙人不留将奈何”的感叹,既是对仙人赠棋的感激,也是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绘棋局的神秘与美好,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送邵国贤还治许州

许州太守西南来,五马双旌何壮哉。

入门长揖向座主,元是南畿选擢之英才。

忆君醉下琼林宴,独向中原领州县。

使节宣恩处处周,停轺问俗村村遍。

州当要路多舟车,居民十室九已虚。

亦知听讼事非急,任道催科政不如。

我方闭门读古书,闻渠此语重欷歔。

名途利径人竞趋,谁复有心如此欤。

京城六月淫雨馀,漂没禾稼倾民庐。

坐令神州赤子百万辈,啼饥忍冻塞路衢。

翰林儒官不涉事,饱食端居岂吾意。

万间广厦何必论,我屋沮洳恐无地。

吾闻杞忧天嫠辍,纬抱牟心挥贾涕。

敢言民社非我图,耐有閒情为君计。

大河南北多荒田,三年水旱相缠绵。

江流转徙无定所,直指梁汴窥藩垣。

谁将只手障百川,向来议者塞与迁。

问君此策竟安出,自言地疏官复小,有口不敢如河悬。

兹州自古无水患,亦有平原沃壤遥相连。

古称苛政猛于虎,或者有患如水然。

息争止暴是君事,百姓方赖太守贤。

赐金赠秩岂足为子望,望子不在文章传。

形式: 古风

平湖十咏为过郎中太仆作(其一)武湖春色

春来武湖绿,春去武湖深。

清波带碧草,幽鸟啼芳林。

宁独知春来与春去,长在武湖湖上住。

形式: 古风

平湖十咏为过郎中太仆作(其二)案山晓翠

远山青,青玉案,气漫漫,开爽旦。

君不见乐游原上易黄昏,夕阳虽好空魂断。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平湖十咏为过郎中太仆作(其三)三寺雨钟

朝钟晴,昏钟雨。朝钟满空山,昏钟遥遥不知处。

山僧报客客不来,又逐溪风过溪去。

形式: 古风 押[语]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