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僧寺绝笔

孤臣垂死愈心伤,捲土重来岂望还。

万里海涛鸣战鼓,千年灵气结浮山。

鱼龙亦解齐殊类,犬马谁教到此间。

留得御风魂不散,直须号哭叩天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一个孤独的臣子在垂死之际更加心痛,他重整旗鼓,却不再期待回归。
广阔的海洋如同战鼓轰鸣,千年灵秀凝聚成浮山之姿。
鱼龙也能理解不同种类的存在,但犬马何曾知晓会来到这里。
他的灵魂虽已随风飘散,但仍坚守在这里,悲泣着叩问天门。

注释

孤臣:指失去朝廷支持的忠诚之士。
垂死:临近死亡。
愈:更加。
心伤:内心痛苦。
岂望还:不再期待返回。
万里海涛:形容辽阔的海洋。
战鼓:比喻战争的气氛。
千年灵气:古老的灵秀之气。
浮山:形容山如浮动于水面。
鱼龙:泛指水中的生物。
殊类:不同的种类。
犬马:犬和马,常用来比喻仆人或随从。
此间:这里。
御风:驾驭风,象征自由。
魂不散:灵魂不灭。
号哭:悲泣呼叫。
天关:天宫或天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诸葛梦宇的《海边僧寺绝笔》,表达了作者在垂暮之年,身处海边僧寺,内心充满哀伤与无奈的情感。首句"孤臣垂死愈心伤",描绘出诗人在生命的尽头,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悲痛。"捲土重来岂望还",流露出对过去的反思,以及对未来无望的叹息。

接下来的"万里海涛鸣战鼓,千年灵气结浮山",以海涛战鼓象征历史的激荡和壮志未酬,浮山则寓言着诗人内心的沉寂与孤独。"鱼龙亦解齐殊类,犬马谁教到此间",借鱼龙和犬马的意象,表达自己与世隔绝,无人理解的境遇。

最后两句"留得御风魂不散,直须号哭叩天关",诗人表示即使肉体消亡,灵魂也将坚韧不散,他以悲愤的呼号,直面命运的无情,表达了对世间不公的控诉和对自由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苍凉,展现了诗人晚年孤独而坚韧的人格特质。

收录诗词(1)

诸葛梦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度宗咸淳十年(一二七四)进士(《至顺镇江志》卷一八)。官至参知政事、签书枢密院事。帝炳祥兴二年崖山兵败,自缢(《曲阿诗综》卷八)

  • 字:芝苧
  • 号:桐庵
  • 生卒年:?~一二七九

相关古诗词

华阳山堂落成

小筑菟裘石磴间,登临极望意苍然。

三更栗叶中峰雨,四月桃花一洞天。

时听茅君归碧落,恍闻玉女鍊丹铅。

江湖万里尘埃远,留得深山一道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乞休得旨谢恩

三疏陈情始放归,萧萧白发解朝衣。

未营别业王官谷,先驾扁舟严子矶。

视草龙螭犹眷恋,还家鸥鹭自光辉。

老臣恩遇知何极,梦到天门觐紫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归休亭(其二)

日影初升竹半篙,一天晴色读离骚。

凭栏对客浮樽斝,隔水听人正桔槔。

拂去梁尘饯乳燕,扫归松栗煮秋涛。

柴门正对青青柳,浪说新诗欲拟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归休亭(其三)

水国微茫境不凡,箨冠萝带芰荷衫。

云归洞口鹿常卧,叶落巢门鸟自衔。

采药道人过峭壁,汲泉童子下层岩。

名山书卷封题处,多少烟霞护玉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