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黄职方师正(其二)

神州既陆沉,时命乃大谬。

南望建阳山,荒阡馀石兽。

生违鹿柴居,死欠狐邱首。

矢口为诗文,吐言每奇秀。

扬州九月中,煨芋试新酎。

猛志雷破山,剧谈河放溜。

否终当自倾,伫待名贤救。

落落我等存,一绳维宇宙。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顾炎武所作的《赠黄职方师正》其二。诗中描绘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勉励之情。

首句“神州既陆沉,时命乃大谬”,以“陆沉”比喻国家的衰败,感叹时运不济,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际遇的无奈。

接着,“南望建阳山,荒阡馀石兽”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建阳山下,荒草丛生,石兽遗骸散落,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生违鹿柴居,死欠狐邱首”则通过对比生前与死后的生活环境,表达了对生活的不满与对死后归宿的期待。

“矢口为诗文,吐言每奇秀”赞扬友人才华横溢,言语出众,即使在困境中也能创作出美妙的诗文。

“扬州九月中,煨芋试新酎”描述了友人在扬州九月品尝新酒的情景,充满了生活情趣。

“猛志雷破山,剧谈河放溜”形容友人谈论时激情四溢,如雷鸣般震撼人心,又如河水般滔滔不绝。

“否终当自倾,伫待名贤救”表达了对友人坚韧不拔精神的肯定,并期待有识之士能伸出援手,共同改变现状。

最后,“落落我等存,一绳维宇宙”寄寓了对友人及自己等平凡之辈的期许,希望每个人都能在广阔的宇宙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价值。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顾炎武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双重风采。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杭州

宋世都临安,江山已失据。

犹誇天目山,龙翔而凤翥。

重江险足凭,百货东南聚。

于此号行都,六帝銮舆驻。

西输楚蜀资,北拥淮海戍。

湖光映罘罳,山色连宫树。

两国罢干戈,君臣日游豫。

襄樊一陷没,千里无完固。

梵呗响殿庭,番僧抇陵墓。

天运亦何常,以此思其惧。

浙西钱谷地,不以封宗室。

南渡始侨藩,懿亲藉丞弼。

序非涿郡疏,德则琅邪匹。

如何负扆谋,苍黄止三日。

那肱召周军,北庭王卫律。

所以敌国人,尽得我虚实。

青丝江上来,朱邸城中出。

一代都人士,尽屈穹庐䣛。

谁为斩逆臣,一奋南史笔。

形式: 古风

宋六陵

六陵饶荆榛,白日愁春雨。

山原互起伏,井邑犹成聚。

偃折冬青枝,哀哀叫杜宇。

海水再桑田,江头动金鼓。

蹑屩一迁逡,泪洒攒宫土。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颜神山中见橘

黄苞绿叶似荆南,立雪淩寒性自甘。

但得灵均长结伴,颜神山下即江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古北口(其一)

汉家亭障接山南,光禄台空倚夕岚。

戍卒耕田烽火寂,唯馀城下一茅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