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牧隐卷

山人不种亦不耕,买山放犊应逃名。

閒吹一曲无宫调,高卧千峰不世情。

瑶琴在床书在箧,河汾到君今几叶。

懒随时贵竞簪缨,耻逐浮人尚渔猎。

五月南风陂水深,白云将兴满山阴。

人牛看到相忘处,始是山人一片心。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王氏牧隐卷》描绘了一位超然物外的山人形象。首句“山人不种亦不耕”,展现出山人的清高与淡泊,他既不从事农耕,也不追求世俗的产业。接下来的“买山放犊应逃名”进一步强调了他远离尘世,有意避开名声的追逐。

“閒吹一曲无宫调,高卧千峰不世情”描绘了山人悠然自得的生活,他随意吹奏没有固定调式的乐曲,高枕于崇山峻岭之间,过着超脱尘世的情感生活。诗人通过“瑶琴在床书在箧”暗示他的生活虽然简朴,但精神世界丰富。

“河汾到君今几叶”可能是指时间的流逝,暗示山人已经历多代,仍然坚守自己的生活方式。他“懒随时贵竞簪缨,耻逐浮人尚渔猎”,表现出对世俗名利和追逐权势的鄙视,宁愿过着闲适的渔猎生活。

最后两句“五月南风陂水深,白云将兴满山阴”描绘了自然景色,五月的南风吹动着丰沛的池水,满山的白云预示着宁静与祥和。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牛看到相忘处,始是山人一片心”,人与牛在此刻达到了和谐共处,山人的心境也达到了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超脱世俗、热爱自然、淡泊名利的山人形象,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送陈孟敷牧潮阳

别久相逢不问官,握手且尽平生欢。

腰间金带懒不系,壁上虎符人自看。

醉来借问今何职,皂盖朱幡二千石。

郢上行人有去思,潮阳父老遥相忆。

作郡休令五马迟,须知明主爱茕婺。

行春鳄渚沧波晚,浇酒韩山落木时。

槟榔叶暗蛮天雨,吏散公庭鸟啼曙。

带印虽云案牍劳,怀人莫忘渔樵似。

樵人偏辱使君知,为惜交情在布衣。

他日诸郎如问绢,应传清节到林扉。

形式: 古风

书邓子静耕隐

阿翁隐处何潇洒,竹屿南头凤丘下。

守道偏将谷口人,养拙应同汉阴者。

而今发白老丘樊,带经也或究微言。

生平不梦五陵道,嘉遁羞过七贵门。

世人未解此翁意,此翁心迹孤云是。

低头不肯揖陈蕃,食力何曾愧徐稚。

脱略凡机无世情,幽人野鹿伴经行。

秋风别墅黄花酒,夜火山厨绿芋羹。

有时濯足苔溪晚,放犊寒陂不知远。

几片青山荷蒉歌,半林落叶同僧饭。

盘石悬萝地更偏,独携高兴寄秋田。

且喜琴书应有托,蔡邕虽老仲容贤。

形式: 古风

海上酬三峰诸友

晚家大堤曲,几见大堤春。

开门对三峰,宛若平生亲。

别来沧海东,倍忆三峰好。

眼前不见同心人,梦飞只在三峰道。

早晚归来大堤曲,三峰垆头酒应熟。

形式: 古风

山水扇头

山苍苍兮白云,谷窅窅兮夕氛。

鸿高飞兮远逝,蝉薄暮兮空闻。

汎木兰兮容与,隐薜荔兮氤氲。

纷吾老兮既拙,担相从兮夫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