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上人通内外学遍游访方晚栖旧隐年来示疾遂不出山牡丹四窠见寄因成三绝句以谢(其三)

学道何妨只在家,谩栽花草记年华。

个中本自无荣悴,浮世何曾似落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家中的学道生活与外界的浮世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内在修行与外在繁华的不同看法。首句“学道何妨只在家”,点明了诗人的生活态度,认为追求道义和智慧无需远离家园,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接着,“谩栽花草记年华”一句,看似在描述一种闲适的生活方式,实则暗含了对世间繁华的淡然态度,花草的盛衰如同岁月的流逝,都只是短暂的存在。

“个中本自无荣悴,浮世何曾似落花。”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诗人通过“个中”(指内心的修行)与“浮世”(指外界的繁华)的对比,强调了内在精神世界的永恒与不变,而外在的世界则是不断变化的,如同落花随风飘散,难以持久。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即在纷扰的世间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明,追求真正的自我成长与超越。

收录诗词(238)

刘才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段成之

粟庵宴坐正安禅,不踏城闉已十年。

送别今朝不辞远,信知高义薄云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黄芍药

游沛曾闻汉帝魂,梦中名实未应分。

看花莫动枝头蝶,惊觉徐州老使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玛瑙数珠偈

一切有为法,幻相有去来。

如来真实义,无去亦无住。

我原宝珠光,遍照大千界。

随光所照处,见者悉成佛。

形式: 偈颂

默斋偈

稽首金刚狮子座,紫金光聚妙色身。

微尘刹土转法轮,演出无边殊胜义。

燃灯如来昔授记,初无一法可得者。

云何种种方便门,多劫宣扬不能尽。

观音妙力不思议,元从耳门得昧。

烁迦罗首八万馀,随处说法度众生。

云何现身蛤蜊中,不假语言法亦显。

当知是法本无法,语默两涂俱解脱。

二乘知见妄分别,偏执所见自缠缚。

解缚不离缚处解,还从语默證圆湛。

良哉居士具通眼,一切不随根境转。

了知诸法不可碍,刹那真入三摩地。

我愿初没这见闻者,悉悟真常成正觉。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