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瑙数珠偈

一切有为法,幻相有去来。

如来真实义,无去亦无住。

我原宝珠光,遍照大千界。

随光所照处,见者悉成佛。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玛瑙数珠偈》由宋代诗人刘才邵所作,其内容深邃,蕴含着佛教哲学思想。诗中以“一切有为法,幻相有去来”开篇,点明了世间万物皆是虚幻,有生有灭的道理。接着,“如来真实义,无去亦无住”进一步阐述了佛法的核心——如来的真实意义在于超越了生灭变化,达到了永恒不变的状态。

“我原宝珠光,遍照大千界”一句,将自己比喻为宝珠之光,象征着佛法的智慧之光普照宇宙,无所不至。最后,“随光所照处,见者悉成佛”表达了佛法的普渡众生,使所有见到佛法之光的人都能获得解脱,成为佛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佛教对生命、宇宙和真理的深刻洞察,以及佛法对众生的普遍救度。

收录诗词(238)

刘才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默斋偈

稽首金刚狮子座,紫金光聚妙色身。

微尘刹土转法轮,演出无边殊胜义。

燃灯如来昔授记,初无一法可得者。

云何种种方便门,多劫宣扬不能尽。

观音妙力不思议,元从耳门得昧。

烁迦罗首八万馀,随处说法度众生。

云何现身蛤蜊中,不假语言法亦显。

当知是法本无法,语默两涂俱解脱。

二乘知见妄分别,偏执所见自缠缚。

解缚不离缚处解,还从语默證圆湛。

良哉居士具通眼,一切不随根境转。

了知诸法不可碍,刹那真入三摩地。

我愿初没这见闻者,悉悟真常成正觉。

形式: 偈颂

见说木天犹突兀,暂时金地亦清闲。

形式: 押[删]韵

从前谑浪今收拾,尽听人呼张大王。

形式: 押[阳]韵

陇口作

陇口山深草木荒,行人到此断肝肠。

耳中不忍听鹦鹉,犹在枝头说上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