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雨

中秋有月不可逢,杖藜起踏台前松。

天公一收玉兔去,广寒尽遣玄云封。

归来闭閤风雨集,忆昔登楼宾客从。

百年人事半忧乐,过眼阴晴知几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廖大圭的《中秋雨》描绘了中秋之夜未能赏月的遗憾情景。首句“中秋有月不可逢”表达了对月圆人不圆的感慨,暗示了诗人未能在佳节之际欣赏到明亮的月亮。接下来,“杖藜起踏台前松”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月下散步,倚杖而行,感受着松间的凉意。

“天公一收玉兔去,广寒尽遣玄云封”运用了神话传说,将月亮隐没比喻为天公收走玉兔,广寒宫被乌云遮蔽,增添了神秘和凄清的气氛。诗人回到室内,“归来闭閤风雨集”,风雨交加,更显孤独与落寞。

最后两句“百年人事半忧乐,过眼阴晴知几重”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幻,诗人感叹人生短暂,欢乐与忧虑交织,眼前景象的阴晴变化更是让人深感人生的无常。整首诗以中秋雨夜为背景,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沉思。

收录诗词(250)

廖大圭(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大圭,姓廖氏。得法于妙恩,博极群书。尝曰:不读东鲁论,不知西来意。为文简严古雅,诗尤有风致。自号「梦观道人」,著《梦观集》及《紫云开士传》,晋江有金钗山,其《募修石塔疏》云:「山势抱金钗,耸一柱擎天之雄观;地灵侔玉几,睹六龙回日之高标。」一时传诵。同时有守仁,字一初,富阳人。亦号梦观,有《梦观集》六卷。洪武间,徵授右善世,诗见《列朝诗集》中,而曹能始《石仓诗选》合为一人,误也

  • 字:恒白
  • 籍贯:泉州晋江

相关古诗词

青松山中次韵基道人

金粟山高晓雪晴,柴门相对有馀清。

因逢好景成归隐,自许閒身乐泰平。

白发已无尘世梦,青松新结岁寒盟。

北林有客同岑寂,旋煮溪蔬折足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廓上人事母疾愈

高堂传说病逾深,多少关情自不禁。

归去恐无尝药日,平生兼有织蒲心。

乌衣子弟皆如玉,青笋啼痕欲满林。

一夜秋风苏鹤发,笑携杖锡入云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送王国祥游吴

南州故人独可怜,轻别闾里何翩翩。

断发旧闻泰伯国,扁舟初入鸱夷天。

云连茶灶自随去,月在芦花相对眠。

秖今老我不得往,为传清梦到吴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闻世基补漳吏寄赠兼简灵源上人

捧檄天南一笑春,几年身作卧云人。

相材自古出胥吏,史传后来无逸民。

清镜多情犹白发,青山有路隔红尘。

旧游西寺灵源在,为报衰年但隐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