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其三)

世儒读论语,未脱小儿气。

岂悟无弦琴,中藏千古意。

颜渊默然处,曾子亦心醉。

处处傥逢渠,字字皆有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陈渊所作,名为《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之其三。诗中以“世儒读论语,未脱小儿气”开篇,揭示了当时学者在研读儒家经典时,往往未能深入理解其精髓,仍带着孩童般浅薄的认识。接着,“岂悟无弦琴,中藏千古意”,巧妙地将论语比作无弦之琴,琴中蕴含着深邃的历史与文化意义,暗喻论语的价值远超表面文字。

“颜渊默然处,曾子亦心醉”两句,引用孔子两位弟子的故事,颜渊的沉默不语和曾子的深深陶醉,象征着对儒家思想的深刻领悟与敬仰。最后,“处处傥逢渠,字字皆有味”,表达了诗人认为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用心去体会,论语中的每一个字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深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引用,展现了作者对于儒家经典《论语》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强调了深入学习和领悟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405)

陈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其四)

人心有默契,晤语不在多。

一笑离凡情,万象皆含和。

孰是忘言人,听此无声歌。

有怀阅古堂,梦中时一过。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其五)

浮云作秋阴,细雨如朝雾。

放形山水间,意适无艰步。

忽遇古招提,空翠森回互。

倚杖听泉鸣,悠然不能去。

形式: 古风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其六)

小舟适久雨,疏篷常自蔽。

形留一席间,心与天地际。

逝者不可作,遗编等蝉蜕。

一念无古今,千载若符契。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其七)

胸中有佳处,妙意不期会。

弄笔作五言,心手无内外。

千古陶渊明,秀句含天籁。

偶然游其藩,遂尔厌彫绘。

形式: 古风 押[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