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涧水侵断桥,车马不得通。
飞岚积庭础,秋藓垂紫茸。
窗纸烂溪雨,帘衣拆林风。
主人殊未归,使我烟景空。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萧瑟景象和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涧水侵断桥,车马不得通",开篇便以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出自然界的变化与阻隔,这里的“涧水”通常指小溪,但在这里因为秋雨的关系变得湍急,以至于冲断了桥梁,使得往来的人和车马都无法通过。这种景象常常在古诗文中用以形容时间久远或是人事的隔绝。
接着,“飞岚积庭础,秋藓垂紫茸”进一步描绘了一种荒凉而又神秘的场景。“飞岚”指的是飞扬的云雾,它们似乎凝结成了实体,堆积在庭院的基础上。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描写,也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而“秋藓垂紫茸”,则表现出植物在秋季的繁茂景象,其中“紫茸”指的是苔藓的颜色,显得格外鲜明。
"窗纸烂溪雨,帘衣拆林风"中的“窗纸”和“帘衣”都暗示了室内的氛围。这里的“烂”字用得极为生动,它形容的是连日秋雨浸透了窗户上的纸张,使其变得破旧不堪。而“拆林风”则是说室内的帘子在林间吹来的微风中摇曳,仿佛也被这萧瑟的气氛所感染。
最后,“主人殊未归,使我烟景空。”诗人表达了一种独自等待的心境。这里的“主人”可能是指诗人的朋友或是某个特定的人物,而“烟景”则是一个富含意象的词汇,它不仅包含了景色,也蕴含着一种淡淡的忧郁和无尽的遐想。这段落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表露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室内外环境氛围的刻画,展现了一个深秋的静谧而又有些许忧伤的情境。它不仅是对景色的描写,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心灵的独白。
不详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中梁山麓汉水滨,路侧有墓高嶙峋。
丛祠蓊蔚蔽野雾,榜曰博望侯之神。
当年宝币走绝域,此日鸡豚邀小民。
君不见武帝甘心事远略,靡坏财力由斯人。
忧居向山林,虫鸟日为伍。
形骸乍摧剥,骨肉惯辛苦。
蔬盘羞客至,病榻厌人语。
地僻谁往还,闲门闭深雨。
垂杨百尺临池水,风定烟浓盘不起。
欲折长条寄远行,想到君边已憔悴。
夏旱亦已久,众惧非常灾。
茫茫大田中,赤风起炎埃。
密云徒满空,甘泽竟不来。
但闻南山下,日日喧怒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