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补阙归朝

驷马归咸秦,双凫出海门。

还从清切禁,再沐圣明恩。

礼乐中朝贵,文章大雅存。

江湖多放逸,献替欲谁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四匹马拉着车回归秦国,两只野鸭从海边飞出。
再次回到清静的宫禁之中,沐浴在圣明君主的恩泽之下。
朝廷中的礼仪音乐尊贵无比,高尚的文学艺术依然存在。
然而在江湖上自由放纵的人很多,谁能讨论国家的兴衰进退呢?

注释

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咸秦:秦国。
双凫:两只野鸭。
海门:海边。
清切禁:清静的宫禁。
圣明恩:圣明君主的恩泽。
礼乐:礼仪音乐。
中朝贵:朝廷中的尊贵人物。
大雅:高尚的文学艺术。
江湖:民间或自由自在的生活。
放逸:放纵。
献替:进言和建议。
谁论:谁能讨论。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返回京城的壮丽景象,通过对比和排比手法,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归去之情的深切表达。

首句“驷马归咸秦”以咸阳(今陕西西安)作为回归之地,借用历史上的名都,增添了一份崇高与庄严。紧接着,“双凫出海门”,则是对返回京城途中经过长江口的描写,通过“双凫”和“海门”的对举,展现了壮阔的景象。

第三句“还从清切禁,再沐圣明恩”表达了诗人对于回到朝廷所受之恩惠的感激之情。这里的“清切禁”指的是官府或皇宫的禁令,而“再沐圣明恩”则是对君恩的重申,体现出诗人对于君王恩泽的尊崇。

接下来的“礼乐中朝贵,文章大雅存”一句,将个人之荣耀提升至国家文化的高度。这里的“礼乐中朝贵”指的是文治武功并重的盛世,而“文章大雅存”则表明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与保存。

最后两句“江湖多放逸,献替欲谁论”则是对自由自在生活态度的一种描绘。诗人通过这种方式,对比出朝廷和自然界的不同状态,彰显了诗人内心对于自由和束缚之间矛盾的心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士大夫阶层对于归去之情的复杂感受,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于国家文化传承与个人生涯选择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06)

徐凝(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约公元八一三年、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前后在世)诗人,代表作《奉酬元相公上元》。《全唐诗》录存一卷

  • 籍贯:浙江睦州

相关古诗词

题开元寺牡丹

此花南地知难种,惭愧僧闲用意栽。

海燕解怜频睥睨,胡蜂未识更徘徊。

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

惟有数苞红萼在,含芳只待舍人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日本使还

绝国将无外,扶桑更有东。

来朝逢圣日,归去及秋风。

夜泛潮回际,晨征苍莽中。

鲸波腾水府,蜃气壮仙宫。

天眷何期远,王文久已同。

相望杳不见,离恨托飞鸿。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山鹧鸪词

南越岭头山鹧鸪,传是当时守贞女。

化为飞鸟怨何人,犹有啼声带蛮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语]韵

天台独夜

银地秋月色,石梁夜溪声。

谁知屐齿尽,为破烟苔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