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西湖志纂二首(其一)

想像馀杭风景同,披寻犹在画图中。

可怜富贵延南宋,犹忆神仙说葛翁。

梵宇云深飞鹫岭,层楼水面阚龙宫。

凭他写入丹青笔,输与诗人体物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杭州西湖美景的想象与追忆,充满了对历史与自然融合的感慨。首句“想像馀杭风景同”,开篇即以“馀杭”代指杭州,点明了诗的主题——西湖之美。接下来,“披寻犹在画图中”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对西湖的记忆比作画卷中的景象,既表达了对西湖景色的深刻印象,也暗示了西湖之景如同仙境般令人向往。

“可怜富贵延南宋,犹忆神仙说葛翁”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句“可怜富贵延南宋”通过历史背景的引入,展现了西湖在南宋时期的繁荣与富丽堂皇,同时也暗含了对那段历史的怀念与感慨。后句“犹忆神仙说葛翁”则将神话传说融入其中,葛翁是传说中的仙人,这里借以表达对西湖神秘与超凡脱俗之美的向往和赞美。

“梵宇云深飞鹫岭,层楼水面阚龙宫”描绘了西湖周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梵宇(佛寺)与鹫岭(山岭)的结合,层楼与水面上的龙宫相映成趣,不仅展现了西湖的壮丽与和谐,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深刻感悟。

最后,“凭他写入丹青笔,输与诗人体物工”两句,表达了对西湖美景难以言表的感慨。诗人认为即便是最出色的画家也无法完全捕捉到西湖的神韵,只有诗歌才能真正体味并传达出西湖的美。这不仅是对西湖美景的高度评价,也是对诗歌艺术力量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想象与回忆,以及对历史、神话、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融合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西湖独特魅力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赞赏,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501)

金朝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西湖志纂二首(其二)

林有孤山苏有堤,勾留白傅是湖西。

六桥花雨仍遗迹,十里笙歌半客蹊。

天子时巡筹富庶,才人情思寄标题。

何年得入星槎路,不隔浮云望眼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春日感怀

坐阅先庚又后庚,风光不觉在清明。

看来锦绣饶三月,恐为诗书误一生。

花鸟依依儿女态,云山渺渺弟兄情。

世人未解因时乐,只向天涯作送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春日怀梅澥先生用年前见赠元韵二首(其一)

共君约略月维三,无限情怀只内含。

芳草思归春未老,晓窗贪睡梦初酣。

偶因空冀曾过北,本为敲诗忆指南。

吟罢小桃红欲绽,却怜花信尚包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春日怀梅澥先生用年前见赠元韵二首(其二)

仰正无嫌渎再三,缘知大美在中含。

殷勤隔院酬诗久,相共挑灯听雨酣。

春树萦怀同渭北,折梅逢驿便江南。

遥思桥外藏云处,花屿生机又实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