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竹

萧萧江上竹,依依遍山麓。

晨霞屑明金,夕月拥寒玉。

梢梢绿凤翼,叶叶青鸾足。

深丛疑立壁,高节折垂纛。

荒凉含雨露,历乱同草木。

不求笋煮羹,不求椽架屋。

褰条作长笛,吹我平调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竹林的生动景象与诗人对其独特的情感投射。开篇“萧萧江上竹,依依遍山麓”以轻柔的笔触勾勒出竹子在江边和山脚下的生长状态,赋予了竹子一种温柔而坚韧的生命力。接着,“晨霞屑明金,夕月拥寒玉”通过晨光与月色的对比,展现了竹子在不同时间下的美丽姿态,金色的晨光与寒白的月色,为竹子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光辉。

“梢梢绿凤翼,叶叶青鸾足”运用比喻手法,将竹梢比作绿色的凤翼,竹叶比作青色的鸾足,形象地描绘了竹子的形态之美。而“深丛疑立壁,高节折垂纛”则进一步展示了竹子的挺拔与坚韧,即使在深密的竹丛中也如同峭壁般屹立,高高的节节仿佛是垂下的纛旗,象征着竹子的不屈精神。

“荒凉含雨露,历乱同草木”描绘了竹子在荒凉环境中依然保持生机,与周围的草木一同承受风雨,展现出竹子的顽强生命力。最后,“不求笋煮羹,不求椽架屋”表达了竹子不求人利用其产物的淡泊情怀,更愿意以自己的方式生长,为自然增添一份静谧与和谐。“褰条作长笛,吹我平调曲”则是诗人借物抒情,想象着用竹条制作长笛,吹奏出平和的乐曲,表达了对竹子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边竹林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美,更蕴含了诗人对竹子坚韧、淡泊品质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15)

王士熙(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王构子。善画山水。英宗时为翰林待制。泰定帝时历官治书侍御史,中书参知政事。泰定帝死,被燕铁儿流远州。后为文宗起用,任江东廉访使,以南台御史中丞卒

  • 字:继学
  • 籍贯:东平

相关古诗词

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江上春来早。

春来不见人,思君千里道。

千里君当还,夙昔奉容颜。

青楼独居妾,含情山上山。

白雁归塞北,一行千万忆。

团团月出云,却使妾见君。

形式: 古风

送郭子昭淮东经历

夫君黄鹄姿,气排青云上。

嵯峨柏树枝,冰霜激清赏。

锋错太阿鲜,韵叶玄石响。

淮海今胜区,疆场记畴曩。

省俗出凋瘵,主画酬鞅掌。

南浦春波深,迢迢桂舟往。

论交心独倾,抚别意增惘。

古殿琼花开,题诗寄遐想。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题兰亭定武本

会稽晋名山,中有千世宝。

斯人临池波,历历照穹昊。

流传长安道,老僧惕如捣。

昭陵云雾深,玉匣失所保。

周成《顾命》篇,垂戈列经诰。

至今天下人,欲观何由讨。

幸然定武石,难容以智造。

宋家几播迁,惜哉迹如扫。

眼明偶相遇,精神更美好。

五字未曾缺,才出绍彭早。

《黄庭》亦不存,《瘗鹤》殊渺渺。

摩挲忆真者,须发空自皓。

形式: 古风

送和林苏郎中

居庸关头乱山积,李陵台西白沙碛。

画省郎中貂帽侧,飞雪皑皑马缰湿。

马蹄雪深迟迟行,冷月栖云塞垣明。

铁甲无光风不惊,万营角声如水清。

明年四月新草青,征人卖剑陇头耕。

思君遥遥隔高城,南风城头来雁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