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郭中隐觅酒并呈张君量

百斛龙文鼎可扛,挥毫曾寄碧油幢。

酒兵若有三千骑,肯向诗坛筑受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江]韵

翻译

巨大的龙纹宝鼎重如百斛,他曾用它挥洒笔墨,寄情于碧绿的油幢之中。
如果他的酒意能化作三千铁骑,他定会以诗为战场,让对手投降。

注释

百斛:形容非常大,此处指鼎的重量极大。
龙文:龙的图案,形容鼎的精美。
碧油幢:绿色的油布伞或帷帐,代指诗人的创作环境。
酒兵:借酒激发的创作力量。
三千骑:夸张手法,表示数量众多。
诗坛:诗歌的世界。
受降:接受投降,此处比喻在诗坛上取得胜利。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冠卿的作品,体现了诗人豪放的情怀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开篇“百斛龙文鼎可扛,挥毫曾寄碧油幢”两句,以壮丽的笔触描绘出诗人手执重鼎、挥动巨笔的生动场景。“百斛龙文鼎”象征着力量和威仪,而“碧油幢”则是古代书房中悬挂的用来遮阳避光的布幔,诗人将自己的文字比喻为挥洒自如、力透纸背的墨迹,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自信。

接着,“酒兵若有三千骑,肯向诗坛筑受降”两句,则表现出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激情与豪迈。这里的“酒兵”可能指的是宴饮之乐,或者是借酒来增添文采,"三千骑"则象征着强大的力量和威慑力。在古代,"受降"意味着敌军向我方投降,这里诗人用此意象表达自己愿以诗人的身份,在文学的坛地上接受挑战,对抗一切不平等的审美标准。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坚守,以及对于个人才华的自信。通过对物质与精神世界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激情与壮志。

收录诗词(262)

杨冠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字:梦锡
  • 籍贯:江陵(今属湖北)
  • 生卒年:1138-?

相关古诗词

无题

莺语丁宁隔晓窗,露翻红药斗新妆。

玉笙莫作相思调,犹恐春归得见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水亭晚坐

烟波渺渺白鸥双,远树微红衬夕阳。

坐久江风起蘋末,冯夷借我一襟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王干竹枕甚简古客有得之者为赋二绝(其一)

荣枯已熟槐安境,妄幻敢藏鸿宝书。

一节黑甜参已透,漆园胡蝶浪分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王干竹枕甚简古客有得之者为赋二绝(其二)

夜明已赐虢国姊,曲肱又属东家丘。

娱寝有人君得计,睡乡留我取通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