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其三)

彭王既为醢,淮阴亦就亡。

富贵不知退,往往召灾殃。

英雄自难驭,宁恨良弓藏。

留侯独见机,功成谢侯王。

愿从赤松游,辟谷求仙方。

前有范少伯,后有张子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沈启震所作的《读史(其三)》,主要通过对历史人物彭越和韩信的典故进行评述,表达了对英雄难以自我约束,以及明智选择退隐的主题。首句“彭王既为醢”提及彭越因叛乱被烹杀,暗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淮阴亦就亡”则提到韩信因不审时度势而遭贬谪,最终落得悲剧下场。

接下来,“富贵不知退”批评那些在富贵中失去警惕的人,往往会招致灾祸。“往往召灾殃”进一步强调了这个观点。诗人认为英雄难以驾驭,即使被“良弓藏”,也不应单纯归咎于君主,个人的选择同样重要。

“留侯独见机”赞扬了张良,他在刘邦成功后选择功成身退,体现了深思熟虑的智慧。“功成谢侯王”再次强调这种明智之举。最后两句“愿从赤松游,辟谷求仙方”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寻求长生之道的向往,以范蠡和张良为例,表明这样的选择也是一种英雄的人生道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故事,寓言式地阐述了人生哲理,警示人们要懂得进退,避免因贪婪或不知止步而招致不幸。

收录诗词(5)

沈启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史(其四)

长卿负奇才,穷困去乡里。

邑宰缪相重,富人心窃鄙。

闺房有特识,夜奔不为耻。

奏赋长杨宫,卖酒临邛市。

生平可不恨,乃得两知己。

文君一佳人,武帝一天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蒲褐山房图题句次东坡韵

苦吟咽秋蛩,旅梦冷秋雨。

隘巷白板扉,常掩西山雾。

先生对门居,谈言起幽慕。

老屋拥蒲褐,妙解坡仙语。

花时设芳樽,招列户外屦。

冰梅入座清,恍然释尘虑。

烹茶起瓶笙,细响疏林度。

萧然寄此身,随地得闲处。

涤砚绘斯图,下笔生远悟。

愿从杖履游,时领安禅趣。

形式: 古风

庚戌除夕示影山侄

莫嫌舟次逢除夕,少集宾朋兴亦嘉。

一盏同添今夜酒,双镫已报隔年花。

岸边送腊闻传鼓,江上迎春望使车。

惟忆永阳官阁里,相将弦管笑言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采药

行过千山与万山,者回斸得茯苓还。

白云绕足家何在,日落洞庭秋水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