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道林琳老

宝所从来指道林,人间天上总回心。

自他初不毫端隔,悲智常随愿力深。

风带洞庭供爽籁,云携紫盖献层阴。

会须一瓣旃檀去,四句偈闻师子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寄道林琳老》是宋代诗人邹浩的作品,通过“宝所从来指道林,人间天上总回心”两句,开篇即以“道林”为题眼,表达了对道林琳老高深佛法的敬仰与向往。接下来,“自他初不毫端隔,悲智常随愿力深”两句,揭示了佛法的无边广大,无论自度还是度人,都如同毫发之差,体现了佛法的平等与慈悲。随后,“风带洞庭供爽籁,云携紫盖献层阴”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佛法交融的画面,洞庭湖的清风、紫盖山的云雾,都是佛法的象征,传递着清凉与智慧的信息。最后,“会须一瓣旃檀去,四句偈闻师子音”表达了诗人渴望亲自参访道林琳老,聆听佛法真谛的心愿。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虔诚追求。

收录诗词(979)

邹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060—1111

相关古诗词

寄祁阳义明

散轩萧散万缘空,寂寂炉烟驻晓风。

宾主不知谁合散,江山何许自西东。

有时黄卷倚龛外,无数碧云生句中。

好是心如大圆镜,光能照我路岐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寄长沙何子玉

一瓯难忘雪云轻,濯尽氛埃彻骨清。

瑞气绕龙应满意,薰风留日正多情。

黄金照地人间肃,白鹤飞泉物外鸣。

只待五湖归兴动,扁舟擘浪去寻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寄公安令孙仲恭

得君宁独为葭莩,两度湘中眷我殊。

兵拥渡江犹缱绻,帆催离寺尚踌蹰。

莱公庙北民歌鲁,贾傅城东地入吴。

会面不知何日再,但观休显继龙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寄华光仁老

越州刺史越州僧,曾是龙华同会人。

偶向祝融峰下过,便从香积钵中亲。

毫端宝刹重重现,句里藏机一一新。

正是连天雁回日,此心先已到江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