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周清溪

清溪千仞馀,中有一道士。

彼亦何人斯,景纯慕若此。

吾乡汝南英,大涤隐君子。

好客仍收书,东老未足拟。

竹宫需贤才,师命促共理。

无心云出岫,有类月印水。

乐与物为春,自然人鉴止。

二千年再来,雅号乃默契。

挈世返真淳,为教立仪轨。

潜增翠蛟润,益壮天柱势。

近闻筑玄都,崇岗枕龙耳。

充庭兰玉茂,五云楼阁起。

笙鹤时往来,尘寰一俯视。

纷争梦未醒,王侯到蝼蚁。

君壮我垂老,别日嗟激矢。

相逢且尽欢,升仙不如醉。

形式: 古风

翻译

清澈的溪流深千仞,其中有一位道士居住。
他是何方神圣呢?景纯如此仰慕他。
我的故乡汝南出了英才,大涤山中有位隐居的君子。
他热情好客,还爱读书,东老的风范也难以相比。
竹宫需要贤能之士,师命催促我们共同治理。
他无心于世俗,如云出山洞,像月映水面。
他乐于与万物共度春天,他的品性自然成为人们效仿的榜样。
他仿佛是两千年后的再临,我们的默契如此深厚。
他引领世人回归淳朴真谛,为教化设立法则。
他的存在使山水更加翠绿,增强天柱般的威势。
最近听说在建造玄都,高岗上倚靠龙耳般险峻。
庭院满是兰花美玉,五彩祥云环绕的楼阁拔地而起。
笙歌鹤鸣不时回荡,他从尘世俯瞰一切。
世间的纷争还未醒来,他看透了王侯也不过如此。
你正值壮年,我却已垂垂老矣,离别之际感慨万分。
今日相逢,让我们尽情欢乐,升仙之乐不如醉酒的欢愉。

注释

清溪:清澈的溪流。
道士:修道之人。
景纯:可能指道教中的某位人物。
汝南:古地名,今河南汝南。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东老:对年长者的尊称。
竹宫:竹林中的宫殿,可能指隐居之地。
无心:不拘于心机。
岫:山峰。
雅号:美好的称号。
真淳:淳朴的真实。
尘寰:尘世。
激矢:激昂的言辞。
升仙:成仙。
醉:饮酒至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褚伯秀创作的《呈周清溪》,通过对清溪道士的描绘,赞美了周清溪的高尚品格和道行。诗中提到的“景纯”可能是指道教中的某位高人,诗人将周清溪比作汝南英杰、大涤隐君子,暗示他的德行出众。诗人还提及竹宫需要贤才,而周清溪被赋予重任,其无心出岫的境界如同月映水面,表现出超脱世俗的宁静。诗人感叹时间流转,周清溪仿佛二千年再临,带来淳朴的教化,使得翠色生辉,天柱增势。诗的结尾表达了对周清溪的敬仰和自己老去的感慨,以及对当下纷争的批判,主张及时行乐,与其追求升仙,不如沉醉于人间的欢愉。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崇尚和对友人的深深敬意。

收录诗词(7)

褚伯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玉海宗师还茅山

湖澥天教十载閒,玉经功就胜居坛。

惊尘天目妨龙卧,晚岁华阳望鹤还。

入咏五噫丹阙近,会心三笑画溪寒。

世缘历尽仙缘熟,坐断陪真向上关。

形式: 七言律诗

题翠蛟亭

不逐风雷去,蜿蜒舞石屏。

源深有龙伴,流远借丹灵。

坐觉云藏树,吟忘雪溅亭。

岩隈下斜日,归去了残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宗坛秋夕

疏绮平云彻夜开,月明峰顶见楼台。

璚璈声里天灯近,知是三真谒帝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富顺

封疆莫叹极西陲,景物尤堪著咏思。

亭台处处垂杨影,街巷家家小酒旗。

旧同吴楚分梅艳,新比戎泸有荔枝。

凿井咸泉通海脉,靠山公署映江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