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十日得蜂虿茧丝之句

深言惧忤时,聊复一评之。

靡暇防蜂虿,惟工竭茧丝。

因循终不恤,平定岂无期。

麦赭秧田废,人家半忍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深切的话语怕触怒时势,姑且随便评价一番。
没有闲暇防备像蜜蜂和蝎子般的威胁,只专心于尽全力付出努力。
遵循旧习始终不顾虑,何时才能太平安定并非遥不可及。
麦田因干旱而稻秧枯黄,农田荒废,许多人家里忍饥挨饿。

注释

深言:深刻的言论。
忤:触怒。
时:时势。
聊复:姑且。
评:评价。
靡暇:没有空闲。
防:防备。
蜂虿:比喻危害者,如蜜蜂和蝎子。
工:尽力。
竭:尽。
茧丝:比喻辛勤的努力。
因循:沿袭旧习。
恤:顾虑。
平定:太平安定。
期:时期。
麦赭:麦田因干旱而颜色变暗。
秧田废:稻田荒废。
人家:人们。
忍饥:忍受饥饿。

鉴赏

此诗描绘了农村的凋敝与人民的艰难生活,反映了社会经济问题。首句“深言惧忤时”表达了对当前时局的忧虑和担忧。接着“聊复一评之”则是诗人想要再次评说这个时期的情况。

“靡暇防蜂虿,惟工竭茧丝”中,“靡暇”意指没有闲暇,“防蜂虿”形容农忙,而“惟工竭茧丝”则是诗人在忙碌之余,唯一能做的就是收集蜂虿(一种可以食用的昆虫)和茧丝(可能是某种植物纤维),这表明生活的贫困。

“因循终不恤,平定岂无期”诗人感叹社会长期处于混乱状态,没有人去关心和解决问题,这是否意味着太平盛世遥不可及?

最后两句“麦赭秧田废,人家半忍饥”描绘了农田荒废,麦子未能收成,而人们则是半饥饿状态,反映出当时的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困苦。

诗中充满了对当前社会状况的不满和对未来前景的担忧,是一首集政治批评与个人情感表达于一体的作品。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市行

徒步无车马,颓然一秃翁。

早班朝士底,还杂市人中。

所向都非旧,焉能独不穷。

否臧元自在,芳秽未俱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平心胡秘监诞日

五朝遗老四专城,年号凡经十四更。

八帙即今踰少壮,七人从昔冠耆英。

冻窗映雪能坚坐,泥屐看山只步行。

清健如公天下少,平心心事十分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平章吕公挽词二首(其二)

燕颔逢荆鄂,于今四十秋。

始闻降鬼国,遄见拔泸州。

庙议颛私意,边围堕诡谋。

弃襄不令守,铁锁靠江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平章吕公挽词二首(其一)

难兄捐阃寄,无复救襄人。

半纪婴孤垒,中朝扼柄臣。

秦非里奚智,徐为偃王仁。

万事由天命,乾坤历数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