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庵先生遗墨(其一)

刊除浮习语丁宁,洙泗馀风刮地清。

孔李通家争几许,当时独未作门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清除表面的浮夸风气,孔子儒家的精神深入人心。
孔、李两家学术交流频繁,但当时的我并未成为他们的门徒。

注释

刊除:去除。
浮习:表面的习气。
丁宁:严肃认真地教导。
洙泗:洙水和泗水,孔子讲学的地方。
馀风:遗留的风气。
刮地清:深入人心,影响深远。
孔李通家:孔、李两家学术交流。
争几许:竞争或比较的程度。
当时:指过去的那个时期。
独未:唯独没有。
门生:弟子,学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汪炎昶的作品,名为《晦庵先生遗墨(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古人风雅之学问的追求和敬仰。

"刊除浮习语丁宁,洙泗馀风刮地清。"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批判精神。"刊除浮习"意味着剔除那些浅薄而无用的学问,"语丁宁"则是对真实可靠的知识追求的肯定。而"洙泗馀风刮地清"则描绘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文化氛围。

"孔李通家争几许,当时独未作门生。" 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对于古代圣贤之学的尊崇,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孔李通家"指的是儒家和道家的广泛影响,"争几许"则是对这些学问流传程度的一种探讨。而"当时独未作门生"则表明作者虽然尊重这些学问,但并不盲目追随,而是保持着独立的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独立不羁的思想品格。

收录诗词(197)

汪炎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晦庵先生遗墨(其二)

久远知谁更解珍,即今犹见墨如新。

难怀白璧归秦国,尚喜乌嘷属楚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梅子

又是江南烟雨时,黄梅正解蹙人眉。

平生谩说和羹事,一骑红尘属荔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游石塘柬魏必闻并刘则敬

回风萧摵振林皋,满耳商声起绎骚。

远水微茫江浦断,浮云窈窕石门高。

百年蜡屐随双足,九转丹砂换二毛。

与尔消摇人世外,时来临海掣灵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七夕明日次退翁韵

牵牛织女定虚传,快意惟须向目前。

仰腹晒书真自苦,挂裈随俗底须然。

长生殿冷新蛩咽,乞巧楼空破月悬。

何不昨宵来就我,嫩凉恰与醉相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