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叠山到山阳郡学四诗(其四)

一代英雄不数人,百年聚散重伤神。

歌阑牛角天还晓,铎振鳣堂道又春。

泗水尼山圣贤地,江云楚月去来宾。

淮安荡荡朝天路,附骥新吟莫厌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世间英雄寥寥无几,百年离合让人感慨万分。
歌声结束,夜色中牛角初现,天已破晓;铃声响起,鳣堂又迎来新春气象。
泗水和尼山是圣贤辈出之地,江边云雾缭绕,楚月映照,吸引着四方宾客。
在宽广的淮安,通往天际的道路清晰可见,新的诗篇附骥而来,希望读者不要厌倦频繁阅读。

注释

英雄:指杰出的人物,有卓越才能的人。
百年聚散:形容人生的长久与离合无常。
牛角:古代计时器,象征黎明的到来。
鳣堂:古代学府或聚会场所。
泗水:古代河流名,孔子曾在此讲学。
尼山:位于山东,孔子出生地,有圣地之称。
江云楚月:泛指江南的景色,引申为远方的客人。
荡荡:形容广阔、坦荡。
附骥:比喻依附于显贵或优秀者。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王奕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英雄时代的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中“一代英雄不数人”表达了对往昔英雄辈出的怀念,而“百年聚散重伤神”则透露出时间流逝、世事无常所带来的深沉哀痛。

“歌阑牛角天还晓,铎振鳣堂道又春”两句描绘出一幅古朴的田园风光,其中“歌阑牛角天还晓”中的“歌阑”意指田野的边界处,牛角形状的小丘,“天还晓”则是黎明时分的宁静景象。接着“铎振鳣堂道又春”中,“铎振”指的是风吹过树木发出的声音,“鳣堂”应为“风堂”,意指风中的竹林,“道又春”表达了春天到来,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景象。

“泗水尼山圣贤地,江云楚月去来宾”两句则是对历史文化的颂扬。“泗水尼山”指的是孔子游历过的地方,象征着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圣贤地”强调了这个地方孕育出了无数圣贤。接下来的“江云楚月去来宾”则描绘了一种流动变化的意境,其中“江云”、“楚月”都具有浓郁的文化象征意义,而“去来宾”则是对过往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一种致敬。

最后,“淮安荡荡朝天路,附骥新吟莫厌频”两句显示了诗人对于壮阔山河和英雄气概的向往。“淮安”指的是淮水之滨,这里形容了一种宽广无边的景象,“荡荡朝天路”则是对通往天际的道路的描绘,充满了壮丽与开阔。接着“附骥新吟莫厌频”中,“附骥”意指骑在马上,“新吟”则是新的歌谣,“莫厌频”表达了一种不厌其烦的频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文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英雄辈出、世事无常以及文化传承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35)

王奕(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南宋,入元后曾出任玉山县儒学教谕。与谢枋得等南宋遗民交往密切,诗文中不乏以遗民自居的文句,所以《宋诗纪事》将他列入书中。清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因《玉窗如庵记》末署“岁癸巳二月朔,前奉旨特补玉山儒学教谕伯敬谨撰并书”,然则奕食元禄久矣,迹其出处,与仇远、白珽相类。”(《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六)改题元人。代表作品有《酹江月》、《摸鱼儿》和《沁园春》等

  • 字:伯敬
  • 号:斗山
  • 籍贯:玉山(今属江西)
  • 生卒年:1293

相关古诗词

和叠山到山阳郡学四诗(其一)

一水西来衣带然,界开北极与南天。

轨文龃龉二百载,豪杰疏违几十年。

幸际干戈屯祸极,挽回礼乐泰和先。

酒廉米贱山阳郡,多少吟仙与醉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叠山拜虞雍公庙

滴血书笺吁帝言,此功端已与之天。

是非成败人间事,生死去来方外仙。

龟背丰碑昏落日,鸦巢老木倚孤烟。

庙前万舸随风下,应笑当年澛港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叠山隆兴阻风

休将铸错悔当年,事契天心或不然。

殷士莫嗟留楚棹,孟婆久送过河船。

惜哉燕谷空埋骨,自是圯桥少授编。

毕竟火龙科目贵,二山忠义贯苍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泰山倪布山真人

赤松宗世远,岳地作神仙。

粲粲龟瞳碧,昂昂鹤骨坚。

五全皇极福,三受圣朝宣。

道德交前辈,声名在集贤。

作诗聊纪实,归与世人传。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