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曲辞.巫山高二首(其一)

巴山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

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

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沾衣。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巴山中的峡谷深重叠嶂,阳台山碧绿陡峭有十二座峰峦。
荆王狩猎时遇到傍晚的雨,夜晚在高高的山丘上梦见了仙女。
轻盈的红色烟雾润湿了她的美丽容颜,行云飘过,星辰稀疏。
目光所及,心碎神伤,却看不见她,只听见猿猴悲啼,泪水打湿衣裳。

注释

巴山:指巴蜀地区的山脉。
阳台:地名,代指巫山。
碧峭:青翠陡峭。
十二峰:形容山峰众多。
荆王:古代楚国国王,这里泛指楚地的君主。
暮雨:傍晚的雨。
神女:指巫山神女,传说中的仙女。
轻红:淡淡的红色。
流烟:流动的烟雾。
湿艳姿:形容女子容貌如被烟雾润湿般娇艳。
目极:极目远望。
魂断:心碎神伤。
猿啼:猿猴的哀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山峡景色与神秘的梦境交织的画面。开篇两句“巴山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通过对巴山上层叠叠的峡谷和阳台十二峰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第三句“荆王猎时逢暮雨”,则是诗人借用古代荆国国王狩猎时遇到傍晚时分的细雨,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即将发生变化的情境预兆。

接着,“夜卧高丘梦神女”一句,诗人在高丘之上入睡,梦见了神女,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超越,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之美的向往。第五、六句“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则继续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景象,轻柔的红色烟雾和飘逸的云层构成了一幅天人合一的画面。

最后两句“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沾衣”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拥有时的哀伤与无奈。诗中多次使用“重”、“十二峰”等字眼,不仅强化了山峡的宏伟,更象征着时间的深远和历史的厚重。而梦境中的神女,则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精神寄托。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与之相交织的情感世界,展现了诗人深邃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情感内涵。

收录诗词(499)

孟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字:东野
  •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 生卒年:751~814

相关古诗词

暮秋感思(其一)

西风吹垂杨,条条脆如藕。

上有噪日蝉,催人成皓首。

亦恐旅步难,何独朱颜丑。

欲慰一时心,莫如千日酒。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暮秋感思(其二)

优哉遵渚鸿,自得养身旨。

不啄太仓粟,不饮方塘水。

振羽戛浮云,罝罗任徒尔。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蜘蛛讽

万类皆有性,各各禀天和。

蚕身与汝身,汝身何太讹。

蚕身不为己,汝身不为佗。

蚕丝为衣裳,汝丝为网罗。

济物几无功,害物日已多。

百虫虽切恨,其将奈尔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静女吟

艳女皆妒色,静女独检踪。

任礼耻任妆,嫁德不嫁容。

君子易求聘,小人难自从。

此志谁与谅,琴弦幽韵重。

形式: 古风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