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国虽褊小亦封除,疏奉仙灵意气馀。
犹有黄冠说前日,开元曾是下天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题演法观》,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尊崇和理解。"国虽褊小亦封除,疏奉仙灵意气馀"两句表达了一个虽然国家狭小,但仍然能够封建疆域,并且能将仙灵的意志和气韵传递给世人的情景。这里的“国”可能指的是某个地区或寺庙所在之地,而“褊小”则形容其面积有限,"封除"则是指划定边界,保护内外。“疏奉”一词常用来表达对神灵的祭祀和供奉,而“仙灵意气馀”则显示了诗人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敬。
接着,“犹有黄冠说前日,开元曾是下天书”两句则引出了历史记忆。"犹有黄冠"指的是仍旧有人戴着黄色头巾,这在当时可能象征着道教徒或者某种特定的身份标志。“说前日”则是在叙述过去的事情,“开元曾是下天书”则提到了唐代的开元年间(713-741年),那时候有神秘的天书降临人间。这里的“天书”可能指的是某种神圣的文献或者预言,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超自然现象和信仰的重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特定的地点,它的历史与文化,展现了诗人对于宗教信仰和传统文化的尊崇,同时也透露出一丝神秘色彩。
不详
浮云踪迹真何处,会若无心是同住。
此间我若解忘情,应与闲云共来去。
面山结屋开虚明,屈伸与我同太清。
红尘洗淡一翻手,悠然适见云平凝。
回看诗客时满堂,雕刻品汇俱奔忙。
亦知泉石成膏肓,与人装取锦绣肠。
寥廓万里同翱翔,唯有白云来帝乡。
馀英初约转船蓬,二载庐陵郡课同。
官簿纵居时俊后,诗名旧列昔贤中。
三斟屡酌前溪月,一瞬曾帆下渚风。
千里音容从此绝,梦随江水远朝东。
双眼失明二十载,一身病卧四周年。
俱生孤女眼前死,诸御四儿姑幸全。
遍历人间真苦恼,略无身后好因缘。
静思四十六年事,一梦三生业梦圆。
计子产馀身可足,有子有妻难免俗。
平生食案好择馀,今日虚仓不赢粟。
忍饥自是学道功,万事由来同转烛。
天生异宝世须求,说是君衷自怀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