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感怀次韵吴英叔

疾风甚雨老难禁,岭外无饧谁解吟。

双鬓客尘谙世变,两眉乡思尽愁侵。

榆钱何处迎新火,杏粥频年系此心。

落日高城魂易断,天临牛斗五湖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弁的《寒食感怀次韵吴英叔》,通过描绘寒食时节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首联“疾风甚雨老难禁,岭外无饧谁解吟”以疾风暴雨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寒食时节恶劣的天气,同时也暗喻了诗人年华已逝,面对生活的艰难不易承受。接着“岭外无饧谁解吟”一句,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无人能理解其内心情感的孤独与苦闷。

颔联“双鬓客尘谙世变,两眉乡思尽愁侵”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人形容自己双鬓斑白,经历了世事变迁,两眉间满是乡愁,暗示了岁月的无情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颈联“榆钱何处迎新火,杏粥频年系此心”则通过榆钱和杏粥的意象,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生活的回忆与向往。榆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新生,而杏粥则是家乡的特色美食,两者都承载着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尾联“落日高城魂易断,天临牛斗五湖深”以落日余晖下的高城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苍凉而深情的氛围。诗人感叹时光易逝,思绪飘向遥远的家乡,仿佛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之间,表达了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与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寒食时节特有的哀愁与思乡之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8)

朱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朱熹叔祖,太学生出身。建炎元年自荐为通问副使赴金,为金所拘,不肯屈服,拘留十六年始得放归。曾劝宋高宗恢复中原,得罪秦桧,官终奉议郎。他在留金期间写下了不少怀念故国的诗作,深切婉转,是南宋初期的重要诗人。有《曲洧旧闻》、《风月堂诗话》等传世

  • 字:少章
  • 号:观如居士
  • 籍贯:婺源(今属江西)
  • 生卒年:biàn)(1085~1144

相关古诗词

寒食

清明六到客愁边,双鬓星星只自怜。

兵气尚缠巢凤阁,节旄巳落牧羊天。

纸钱灰入松楸梦,饧粥香随榆柳烟。

北向雁来寒雾隔,音书不比上林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云馆二星集后

绝域山川饱所经,客蓬岁晚任飘零。

词源未得窥三峡,使节何容比二星。

萝茑施松惭弱质,蒹葭倚玉怪殊形。

齐名李杜吾安敢,千载公言有汗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秋夜

秋夜虽渐永,未抵客愁长。

秋月虽巳圆,不照寸心方。

将心贮此愁,莫作万斛量。

为月怜此夜,谁共千里光。

空令还家梦,欲趁征鸿翔。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别百一侄寄念二兄

昔我别汝父,见汝立扶床。

汝今已婚宦,我须宜俱苍。

向来青云器,不佩紫罗囊。

竹林我未孤,玉树汝非常。

青衫初一尉,远在子真乡。

念将东南归,拜我溱洧傍。

上能论道义,次犹及文章。

自惭老仍僻,何以相激昂。

日暮嵩云飞,秋高塞鸿翔。

了知还家梦,先汝渡江航。

迢迢建业水,高台下凤凰。

鼻祖有故庐,勿令草树荒。

我欲种松菊,继此百年芳。

汝归约我兄,晚岁同耕桑。

请策葛陂龙,来寻金华羊。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