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其二)

元气鸿濛二百秋,潢池养寇孰贻忧。

擎天才力云中翼,浮世功名水上沤。

巢幕但闻嬉燕雀,农田那得劝鸤鸠。

军前乞写监门画,呼吁民劳庶小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晚清重臣李鸿章所作,题为《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其二)》。诗中,李鸿章以宏大历史视角,寓言性地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抱负的感慨。

"元气鸿濛二百秋"开篇,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暗示了国家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潢池养寇孰贻忧"暗指时局动荡,外敌环伺,令人担忧。接下来的"擎天才力云中翼",比喻自己拥有才能和志向,如同展翅翱翔的天之骄子,试图在风云变幻中发挥作用。

然而,现实中的"浮世功名水上沤"揭示出功名如过眼云烟,短暂易逝。诗人批评了那些只知争权夺利的小人,如"巢幕但闻嬉燕雀",而忽视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农田那得劝鸤鸠",意味着社会风气浮躁,无人关心民生。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军前乞写监门画",希望能通过艺术形式反映民间疾苦,让民众稍得休息,"呼吁民劳庶小休",体现出他的忧国忧民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情感饱满,体现了李鸿章作为政治家的深沉思考和责任感。

收录诗词(76)

李鸿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 字:渐甫或子黻
  • 号:少荃(泉)
  • 籍贯:安徽合肥
  • 生卒年: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

相关古诗词

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其三)

日盼灵台振旅归,羽书十道疾如飞。

楼船夜月江涛咽,铸骑秋风塞草肥。

列郡纵横纷窟穴,数番徵调厌旌旂。

玉关徒有刀环约,虮虱年年满战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其四)

六军饥怨竞嗷鸿,圣主临轩尚梦熊。

独有夷吾霸江左,群思萧相运关中。

海陵积粟沙量白,少府供钱铁铸红。

征市榷酤无尽藏,弦高卜式有遗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其五)

七年飘泊节旄存,追怆同袍烈士魂。

谏草商量捍吾圉,伏蒲涕泣感君恩。

猿悲鹤怨来舒国,寒水萧风下蓟门。

何事田横孤客在,摩挲故剑绣苔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其六)

朱家大侠报恩长,寒谷谈兵夏有霜。

洪泽投鞭威尚赫,白沙裹革骨犹香。

丹烬蜕羽遗经卷,黑塞归魂指故乡。

苦忆春郊偕纵马,山阳残笛听凄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