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竹篇

徂徕之山山有灵,四时秀气阴冥冥。

中产古松高百尺,头角怪异非凡形。

逢时开花吐香雪,一寸坚心一方铁。

严霜烈日不改颜,风雨惟闻声激切。

梦中肯上丁公腹,浪游之封徒自辱。

养成良药在深根,要与苍生济茕独。

平生知己独此君,此君乃是虚心人。

直节略施何晏粉,清标不污元规尘。

般倕伶伦俱未来,相逢尽说非良材。

谁知老天有深意,暗施雨露加滋培。

一朝使者轺车动,有司取赴明廷贡。

自缘生长草莱中,不是朝家迟尔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松竹篇》由明代诗人郑文康所作,通过对徂徕山中古松的描绘,展现了松树坚韧不拔、高洁傲岸的品格。诗中以松树为象征,寓含了对君子之德的赞美和对自身品格的期许。

首句“徂徕之山山有灵,四时秀气阴冥冥”点出松树生长的环境,山中有灵气,四季皆有生机,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充满活力的氛围。接着,“中产古松高百尺,头角怪异非凡形”描绘了松树的形态,高大挺拔,形状奇特,暗示其与众不同,具有超凡脱俗的气质。

“逢时开花吐香雪,一寸坚心一方铁”赞颂了松树在适当的时候绽放花朵,散发出如雪般的香气,同时强调其内心坚定如铁,象征着内在的坚韧与外在的美好并存。接下来,“严霜烈日不改颜,风雨惟闻声激切”进一步描绘了松树面对极端天气时的坚韧不屈,即使在严寒酷暑或狂风暴雨中,也依然保持本色,发出激越的声音。

“梦中肯上丁公腹,浪游之封徒自辱”通过梦境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能像松树一样,不受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与高尚。接着,“养成良药在深根,要与苍生济茕独”则指出松树不仅外表美丽,其根部还能生长出有益于人类的药材,体现了其对社会的贡献。

“平生知己独此君,此君乃是虚心人”表达了诗人对松树的敬仰之情,认为它不仅是自然界的佳木,更是值得信赖的朋友。接下来,“直节略施何晏粉,清标不污元规尘”进一步赞扬了松树的正直与高洁,即使受到外界的影响,也能保持自己的本色,不被玷污。

“般倕伶伦俱未来,相逢尽说非良材”通过引用古代传说中的巧匠般倕和伶伦,表达了对松树才能的肯定,认为它虽未得到古代大师的认可,但在现代却得到了应有的赞誉。最后,“谁知老天有深意,暗施雨露加滋培”揭示了松树之所以能够成长壮大,是由于上天的精心培育,暗含了对命运的感慨。

“一朝使者轺车动,有司取赴明廷贡”描述了松树最终被选中,作为贡品送往朝廷,象征着其价值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而“自缘生长草莱中,不是朝家迟尔用”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虽生长在民间,但终能得到朝廷重用的欣慰。

整首诗通过对松树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君子品格的赞美和对个人价值实现的期待,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78)

郑文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 字:时乂
  • 号:介庵
  • 籍贯:苏州府昆山
  • 生卒年:1413—1465

相关古诗词

姚江草堂

草堂旧在姚江浒,门对清流列环堵。

明窗净几似仙家,中有佳人服勤苦。

养高懒去干州县,十载将心攻笔砚。

兴来不赋散人歌,闲时只读功臣传。

珠玑文绣撑心胸,袖携长策朝重瞳。

丹墀独对五千字,群英谁敢争前锋。

长安陌上恩荣日,从此金门遂通籍。

青春衣绣入乌台,寒郤当年读书席。

客边日夜长相思,别来庭树生孙枝。

清泉白石画中景,凉风疏雨灯前诗。

有时高望添惆怅,梦魂飞到姚江上。

千树桃花几度红,半庭芳草元无恙。

去年怀归奏明主,晓叩天阍听天语。

鉴湖赐与贺知章,一棹南还特相许。

啸歌重上江边堂,藤花落地莓苔香。

纱帽笼头作堂主,坐令蓬荜增辉光。

寻踪访旧多零落,只有青山宛如昨。

虽云田野久荒芜,且喜松篁未萧索。

未归长忆故园春,到得家来兴已分。

不为草堂无乐趣,此心一饭敢忘君。

形式: 古风

题刘氏世荣堂

昔人文献称西江,西江人物多淳庞。

山川降神岂无意,生贤用世资家邦。

君家旧居鹫溪里,儒业相承近谁比。

清风高节满前朝,盛德丰功载良史。

省元奋发开后昆,百年子姓俱兰荪。

东亭先生德尤厚,天畀令器如溟鹍。

令器为谁讳鹗者,早岁词章播朝野。

外藩中秘屡迁官,随把丹衷向君写。

可怜末路逢坎坷,平时草野皆干戈。

间关奉命守韶郡,抚辑能使民心和。

无何又挂将军印,驻节边疆靖边衅。

忠肝义胆付天知,婢膝奴颜耻时摈。

元阼将湮不敢续,大厦支倾非一木。

俯知时势两难为,坐取文山传来读。

从容赋就绝笔诗,英魂暗逐旌旗飞。

舍身下从巡与远,三军血泪齐沾衣。

仁声不减泰华重,凛凛孤忠鬼神诵。

心田一片无寸瑕,留与后人耕且种。

太学儒生乃其嗣,东阳明府为孙子。

诗书浸渍卒有获,仁义栽培允堪恃。

熙朝启运亿万年,大开科目罗英贤。

一时君家五兄弟,齐驱并驾相争先。

累世荣通世非少,名节多亏无足道。

孰似言言百尺堂,蒂固根深不倾倒。

琼枝玉树新成行,后来门户将尤昌。

僭题长句庆私幸,还期过尔瞻辉光。

形式: 古风

烈女陈若英

妾生未识檀郎面,妾貌檀郎未容见。

两家名姓各相闻,妾始加笄郎突弁。

阿翁读书官作郎,儿郎从之亲笔砚。

寒灯暑帐不辞劳,饱学醉经将领荐。

阿翁迁官向南返,子父相随共家眷。

淮阴城下驿亭边,谁料因缘事成变。

珊瑚枝向掌中折,道上人看泪如霰。

青天白日愁无光,野魅山妖寒欲颤。

铭旌高表异乡魄,襦裤空留慈母线。

妾家遥隔西江水,讣入深闺心胆战。

不知眼底有人间,望近黄泉离一箭。

横插郎家双股钗,勇系兰房三尺练。

但求同化穴中土,肯作孤栖梁上燕。

从容顷刻毕此身,烈烈清风湖海遍。

乃知天性无古今,尧舜涂人同一善。

请歌女子若英诗,莫看太师长乐传。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与叶及庵论商山四皓

高皇暮年将易储,期期御史强沮之。

留侯从容肯直谏,公义定灭宫帏私。

斯人平生仗多智,预卜将来有人彘。

功成谨缩三寸舌,推祸与人图自避。

吁嗟四老真呆夫,等闲诱出如婴雏。

虽令太子生羽翼,亦使悍后为屠奴。

先王一姬并一子,一朝尽向砧刀死。

他年又召诸吕来,此祸皆从老人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