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其八十)

徒劳说三史,浪自看五经。

洎老检黄籍,依前住白丁。

筮遭连蹇卦,生主虚危星。

不及河边树,年年一度青。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翻译

空谈着三部历史,徒然研读五部经典。
直到老去才翻阅黄卷,依旧如同白丁一般无知。
占卜时总是遭遇厄运的卦象,命运之星象征着虚无和危险。
还不如河边的树木,每年都能绿意盎然一次。

注释

徒劳:没有实际效果或成果。
三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古代中国主要的历史著作。
浪自:白白地,徒然。
五经:指儒家经典的《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黄籍:泛指古籍,黄色的竹简或纸张上记载的文字。
白丁:平民百姓,没有文化的人。
筮:古人用蓍草占卜。
连蹇卦:指不吉利的卦象。
虚危星:古代星象学中的两个星宿名,象征着困难和危险。
河边树:比喻有生命力的事物。
一度青:形容树木每年春天都会重新变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学问无尽的追求与困惑,以及对生命易逝和自然永恒的感慨。"徒劳说三史,浪自看五经"表明诗人曾努力研读历史书籍(三史)和儒家经典(五经),但这种努力似乎是无用的。随后的"洎老检黄籍,依前住白丁"则显示诗人年岁渐长,仍旧在翻阅古籍(黄籍),却依然居住在简陋的白丁之中。

"筮遭连蹇卦,生主虚危星"一句中的“筮”指的是占卜用的竹片,这里可能隐喻诗人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和担忧。"不及河边树,年年一度青"则是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中河边树木每年都会重返生机,来反映自己生命力的衰退与对永恒的向往。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学问与生命的无常感,以及面对时间流逝时个人渺小和无力感。同时,这也是一种对于自然界中生生不息之美好的赞叹,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哲思和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312)

寒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诗相印证,指出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号:均不详
  •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相关古诗词

诗三百三首(其八十一)

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

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

形式: 古风

诗三百三首(其八十二)

我今有一襦,非罗复非绮。

借问作何色,不红亦不紫。

夏天将作衫,冬天将作被。

冬夏递互用,长年只这是。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诗三百三首(其八十三)

白拂栴檀柄,馨香竟日闻。

柔和如卷雾,摇拽似行云。

礼奉宜当暑,高提复去尘。

时时方丈内,将用指迷人。

形式: 古风

诗三百三首(其八十五)

多少般数人,百计求名利。

心贪觅荣华,经营图富贵。

心未片时歇,奔突如烟气。

家眷实团圆,一呼百诺至。

不过七十年,冰消瓦解置。

死了万事休,谁人承后嗣。

水浸泥弹丸,方知无意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