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离别之愁,通过对昔日景象与今日情感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哀怨。首句“昔岁惊杨柳”令读者联想起春天杨柳依依的景色,也是古代常用来表达离别之情的意象。而“高楼悲独守”则透露出诗人在高楼中独自守望,心怀悲凉。
“今年芳树枝,孤栖怨别离”继续强调了春天美好的景色与内心深处的哀怨之情。接着,“珠帘昼不捲,罗幔晓长垂”通过对室内装饰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外界的一种隔绝感,甚至连窗帘也不愿意揭开。
“苦调琴先觉,愁容镜独知”则是通过琴声和镜中自己的倒影来表达诗人的心绪。琴声如同心中的哀曲,而镜子也似乎能理解诗人内心的忧伤。
“频年雁度无消息,罢却鸳文何用织”这一句透露了诗人期待着远方亲友的信息,却长时间未有音信,因此对手中编织物的图案也失去了兴趣。
“夜还罗帐空有情,春著裙腰自无力”则是说到了夜晚,虽然心中仍存温情,但现实中的自己却感到无力,连春天里应有的打扮都显得索然无味。
“青轩桃李落纷纷,紫庭兰蕙日氛氲”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时间流逝和生命易逝的情感。最后,“已能憔悴今如此,更复含情一待君”则是诗人在表达一种对现状的无奈,同时又充满期待地等待着某个人的到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古代文人离别之痛与内心深处的孤独情怀,是一首感情真挚、意境幽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