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颂

呵呵呵,瘦松寒竹锁清波。

有时独坐磐陀上,无人共唱太平歌。

朝看白云生洞口,暮观明月照娑婆。

有人问我居山事,三尺杖子搅黄河。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翻译

笑声中,瘦弱的松树和寒冷的竹子守望着清澈的波纹。
有时我独自坐在磐陀峰顶,无人与我一同歌唱和平的歌曲。
早晨欣赏洞口升起的白云,傍晚则观赏明亮月光照亮娑婆世界。
有人询问我在山中的生活,我只用三尺手杖在黄河边搅动一番。

注释

呵呵呵:笑声。
瘦松:瘦弱的松树。
寒竹:寒冷的竹子。
锁:守望。
清波:清澈的波纹。
磐陀:山峰名。
共唱:一同歌唱。
太平歌:和平的歌曲。
洞口:山洞口。
娑婆:佛教术语,指世间。
居山事:在山中的生活。
三尺杖子:三尺长的手杖。
搅黄河:象征性地搅动黄河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深山中的生活情景,充满了超脱尘世的宁静与自得。诗人以"呵呵呵"起始,通过这种叹息声表达了一种淡然于世的情怀,接下来"瘦松寒竹锁清波"则生动地描绘出了山中萧瑟的景象和水流的清澈。

"有时独坐磐陀上,无人共唱太平歌"表明诗人偶尔会坐在岩石上,享受着孤独,但这种孤独并非寂寞,而是一种精神上的自足。山中没有人与他一起高声歌唱世间的繁华与和谐。

接下来的两句"朝看白云生洞口,暮观明月照娑婆"则展示了诗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自然界保持着一致。清晨观赏洞口飘逸的白云,夜晚欣赏明月洒下的银辉,每一个时刻都在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美好。

最后两句"有人问我居山事,三尺杖子搅黄河"中,诗人回答了别人对他山居生活的询问。他以一根仅三尺长的木杖比喻自己的力量,却能"搅黄河",形象地表达了他内心的强大和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1)

振禅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夏日过庄严寺寺僧索诗为留三绝拉舍弟同赋(其二)

病起支离倚瘦筇,幅巾芒屩竹阴中。

闻蝉未有惊人句,且就禅床一榻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夏日过庄严寺寺僧索诗为留三绝拉舍弟同赋(其三)

机杼声中禾稻肥,畴瓜区芋绿成畦。

田家乐事今如许,何日边城息鼓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夏日过庄严寺寺僧索诗为留三绝拉舍弟同赋(其一)

十里溪桥梵宇新,那知陌上涨红尘。

老僧苦要题名姓,不道林泉皆故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又次韵谢王立之惠红丝花

老来嗜酒无宾主,我醉应眠不遣卿。

如许此花同九日,为君采掇笑渊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