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学挽词二首(其二)

粲粲霜蕤晚,凄凄烟渚秋。

长随山简马,同上谢公楼。

诗句入飞鹜,歌声落钓舟。

那知倚栏处,直北是松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繁霜点点照亮夜晚,秋意凄凉笼罩水边。
常骑山简的马,共登谢公赏景的楼台。
歌声随飞鸟掠过,落入钓鱼舟中。
倚栏远眺,才发现北方尽是松柏和墓地。

注释

粲粲:明亮的样子。
霜蕤:白霜覆盖的花草。
凄凄:凄凉。
烟渚:雾气笼罩的水边。
山简:晋代官员,以好酒闻名。
谢公楼:谢公指谢安,他曾在此楼观赏风景。
飞鹜:飞翔的野鸭。
歌声:歌声。
钓舟:钓鱼的小船。
倚栏:倚靠栏杆。
直北:正北方向。
松楸:松树和楸树,常用于墓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景象,"粲粲霜蕤晚"写出了霜花点点的明亮,"凄凄烟渚秋"则渲染了江边烟雾缭绕的凄清氛围。诗人将自己比作山简的马,暗示了与友人一同登楼怀旧的情境,仿佛追随先贤的足迹。"歌声落钓舟"进一步增添了寂寥之感,歌声随风飘荡,消失在渔舟之外。

最后两句"那知倚栏处,直北是松楸"表达了对亡者的深深哀思,倚栏远眺,才发现眼前的景色竟是墓地松柏,寓含了对故去亲人的无尽怀念和人生的无常感慨。整体而言,这是一首以景抒情,寓哀于景的挽歌,情感深沉而哀婉。

收录诗词(176)

林季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赵宝学挽词二首(其一)

珠海光无尽,瑶山气自温。

鸿基开烈祖,馀庆袭贤孙。

妙墨潜虬动,雄词骇浪翻。

九重应震悼,同性失毛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赵彦挽词

铁面声名满九州,尔来孙子亦风流。

怡云自比陶弘景,下泽谁如马少游。

醉袖舞低千嶂月,钩纶翻动五湖秋。

可怜旧日飞觞处,波影空摇百尺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思深赴泉州录参

南郭先生卧病馀,瘦如骐骥服盐车。

厌尝漆叶青黏散,旋理司空城旦书。

长陌欲登秋色薄,一樽相对鬓毛疏。

晋江波与温江接,消息频传双鲤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梁尚书移守宛陵

堂堂体貌照簪缨,天与君王佐太平。

拭眼待看萧相国,举杯且属谢宣城。

花间未听歌声彻,笛里先催别恨生。

说与邦人休卧辙,过家闻欲趁清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