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巳叹元经返墨池,复愁国史奉严祠。
离乡游子归仍晚,独对东风惜鬓丝。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虞集所作的《送四川宪使(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送别四川宪使时的复杂心情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首句“巳叹元经返墨池”,感叹元朝的典籍已回归到墨池之中,暗含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知识传承的忧虑。接着,“复愁国史奉严祠”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忧虑,担心国家的历史记录在庄严的祠堂中被遗忘或不被重视。
“离乡游子归仍晚”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即使归家也显得迟缓,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归家之路的无奈。最后一句“独对东风惜鬓丝”,诗人独自面对春风,惋惜着自己斑白的鬓发,既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是对年华老去的哀叹,同时隐含着对人生短暂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历史文化的深沉思考,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不详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高秋风起玉关西,踣铁归朝十万蹄。
貌得当时第一匹,昭陵风雨夜闻嘶。
昔在乾淳抚蜀师,卖茶买马济时危。
乡人啜茗同观画,解说前朝复有谁。
偷桃小儿痴且妍,恃恩无赖更蒙怜。
窃翻雷电天公怒,风雨落花红九川。
黄竹遗墟白雪高,空桑戴胜向晨嗥。
茂陵多欲非仙器,枉赐金盘五色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