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对庐山的仰望与感慨。首句“西山行彻见羌庐”,以行至西山尽头,终于见到庐山的景象开篇,赋予了庐山一种神秘而遥远的氛围。接着,“碧玉棱棱奠一区”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庐山比作碧玉般棱角分明的宝物,形象地展现了庐山的秀美与庄严。
“南去北来头白尽,不知五老鬓斑无。”这两句则转向了时间与生命的主题。诗人通过“南去北来”的反复行走,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同时,“头白尽”与“鬓斑无”的对比,不仅表达了对时光无情的感慨,也暗含了对庐山永恒之美的向往与敬畏。这里,“五老”可能是指庐山上的五座山峰,诗人以之象征着庐山的古老与不朽,同时也借以表达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庐山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生命与时间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的双重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