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的《望庐山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庐山的重逢情景,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三十年前湓浦尉”,开篇即点明了时间跨度,三十年前,诗人曾以湓浦尉的身份在官场奔波。这里的“湓浦”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与庐山相距不远,暗示了诗人与庐山的深厚渊源。
“五千里外解符归”,接着描述了诗人远离家乡,远赴他乡为官的经历。在五千里之外的地方卸任归来,既体现了官场生涯的艰辛,也蕴含着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庐山相见应相笑”,诗人想象自己再次见到庐山时的情景,仿佛庐山会以微笑迎接他,这种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深厚情感。
“为借云泉一濯衣”,最后,诗人希望借取庐山的云水洗涤自己的衣物,象征着心灵的净化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庐山美景的向往,也寄托了他对精神世界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时空的转换,展现了诗人从官场到自然的内心转变,以及对庐山独特情感的深刻表达,充满了诗意和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