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玄麓山八景(其二)凤箫台

箫史去已远,朱鸟不下来。

幸有山头月,怜来入酒杯。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玄麓山上的凤箫台景象,通过“箫史去已远,朱鸟不下来”两句,营造了一种仙人已逝、神鸟不再的空灵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慨。接下来,“幸有山头月,怜来入酒杯”则转而以月为伴,借酒自慰,展现了诗人面对孤独与失落时的自我慰藉与超脱。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于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80)

宋濂(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 号:潜溪
  • 籍贯:浦江(今浙江浦江县)
  • 生卒年:1310—1381

相关古诗词

题玄麓山八景(其三)钓雪矶

钓雪立苍矶,入夜鱼不食。

不食非水寒,自是钩大直。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题玄麓山八景(其四)翠霞屏

古石不改色,绛绿自成围。

谁裁一片霞,为我制秋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题玄麓山八景(其五)饮鹤川

渴鹤忽飞来,爱此一勺清。

五湖非不多,恐染凫鹜腥。

形式: 古风

题玄麓山八景(其六)五折泉

一汲复一汲,有若步云梯。

终然投东意,万折不肯西。

形式: 古风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