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立秋

垂老畏闻秋,年光逐水流。

阴云沉岸草,急雨乱滩舟。

时事诗书拙,军储岭海愁。

洊饥今有岁,倚棹望西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临近老年最怕萧瑟衰败的秋日,曾经的美好时光也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天阴沉沉、岸边青草瑟瑟仆倒,急雨乱点滩头、小舟摇摇荡荡。
只能用文章表达对时事的担忧,两广的军粮储备也让人发愁。
倚在船边望像西边的农田,想到已经连续多年饥荒,希望今年有个好收成。

注释

年光:时光,岁月。
军储:军队的储粮。
岭海:指两广。
因地处五岭以南,临近南海。
洊饥:连续多年的饥荒。
有岁:好年成。
棹:船桨,借指船。
西畴:指西边的田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垂暮之年的感怀,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出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国家时局的忧虑。首句“垂老畏闻秋”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岁月匆匆的感慨,"年光逐水流"则以流水喻时间,形象地写出时光如逝水般一去不返。接下来的"阴云沈岸草,急雨乱滩舟",通过阴沉的乌云和急骤的风雨,渲染出秋天的萧瑟与动荡,暗寓社会的不安定。

诗人身处舟中,感叹自己在动荡的时代里,面对时事的艰难和国家的军事储备问题,深感忧虑,"时事诗书拙,军储岭海愁"。这里的"拙"字不仅表达了个人才力的不足,也暗示了对解决时局困境的无力感。最后,诗人以"荐饥今有岁"点出当前的饥荒问题,而"倚棹望西畴"则以眺望远方的田野,寄托对未来的期盼和对农业生产的关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作者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人生感慨和忧国之情。

收录诗词(103)

施闰章(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初著名诗人。一字屺云,媲萝居士、蠖斋,晚号矩斋,后人也称施侍读,另有称施佛子。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十八年举博学鸿儒,授侍讲,预修《明史》,进侍读。文章醇雅,尤工于诗,与同邑高咏等唱和,时号“宣城体”,有“燕台七子”之称,与宋琬有“南施北宋”之名,位“清初六家”之列,处“海内八大家”之中,在清初文学史上享有盛名。著有《学馀堂文集》、《试院冰渊》等

  • 字:尚白
  • 号:愚山
  • 籍贯:江南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
  • 生卒年:1619—1683

相关古诗词

发宜春

新霁岫云轻,春风送客行。

高台回嶂隔,深树杂花明。

村径半牛迹,山田皆水声。

出门才几日,鶗鴂已先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中夜

倚枕不能寐,惟含中夜情。

为谁催白发,持底答苍生。

天意星辰见,秋声鼓角清。

已闻哀痛诏,群盗忍纵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侍家叔父同诸公集来凤亭

移棹忽闻莺,芳洲此日晴。

树阴连野阔,山翠入江明。

倚醉亲鱼鸟,行歌答友生。

不知春草色,何与故园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赠商贤

京洛归何日,狂歌兴不违。

家传殉国剑,身老钓鱼矶。

作客烧黄烛,寻僧卧翠微。

风流满江汉,祇觉似君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