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年少宁知道废兴,抟风变化羡鲲鹏。
贪求但欲攀分寸,痛定方惭乞斗升。
灵府已能澄似水,俗缘更觉薄于僧。
挂冠且喜身萧散,二顷宁须退可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自讼》,通过自我反省,表达了诗人年轻时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以及后来的醒悟和超脱。首句"年少宁知道废兴",诗人感慨年轻时并未深刻理解世事的兴衰变迁;"抟风变化羡鲲鹏",以鲲鹏翱翔天际比喻自己早年的壮志豪情和高远理想。
"贪求但欲攀分寸",反映出诗人曾经的进取心,渴望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痛定方惭乞斗升",则揭示了经历挫折后的反思,意识到过去的追求过于琐碎,如同乞丐求取微不足道的斗升之物。
"灵府已能澄似水",意味着诗人的内心逐渐平静如水,达到一种澄明的境界;"俗缘更觉薄于僧",表达出对世俗纷扰的淡泊,甚至比出家僧侣还要超脱。
最后两句"挂冠且喜身萧散,二顷宁须退可凭",诗人庆幸能够摆脱官场束缚,回归自然,过上简朴的生活,即使只有二顷田地,也能满足,体现了他的淡泊名利和知足常乐的人生观。整体来看,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人生道路的一次深度剖析,既有对过去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期许。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龟屋裁小冠,鹿皮制短裘。
陆驾少游车,水泛渊明舟。
山泽与城市,有路即可游。
或时一饭去,间亦旬日留。
方见草木萌,忽已天地秋。
淘丹云涧冷,采药乳穴幽。
逢人亦欣然,有问乃不酬。
摩挲金铜人,千载寄悠悠。
钝似窗间十月蝇,淡如世外一孤僧。
心劳抚字虽亡补,笔判虚空却粗能。
厌见文书衔客袖,但思蔬水曲吾肱。
何时却宿云门寺,静听霜钟对佛灯。
远游索手不赍粮,薪米临时取道傍。
今日晴明行亦好,经旬风雨住何妨。
换马亭前烟火微,斗牛桥畔行人稀。
云山惨澹少颜色,霜日青薄无光辉。
新酒篘成桑正落,美人信断雁空归。
高楼何处吹长笛,清泪无端又湿衣。